時事評論

到底誰才該上戰場

4 1 月 , 2023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府院高層日前拍板定案兵役新制,明定94年次以後的役男役期要延長為一年。公布之後自然引發不少評論,最大的反彈,正是來自94年次以後的準役男與家長,莫名其妙地多加了八個月的役期,這種徵兵新制究竟管不管用,能否應付未來的兩岸情勢變遷,恐怕還有很大商榷的餘地。

在各種評論之中,有一種負面的批評很有意思,是說接受4個月的軍事訓練,與增加8個月的役期,根本沒有差別,只是讓役男增加了割草油漆與救災拯溺的非戰備任務需求,至於個人的軍事戰技究竟能因此提升多少,只怕是個讓人懷疑的大問題。

為了強調對新科役男的重視與役期延長的重要性,國防部在文宣資料中特別強調以後的役男不再只是步槍兵,更是操控系紅隼、刺針飛彈的射擊手,結果立刻被軍事專家吐槽嘲笑,因為,全台的紅隼與刺針飛彈總數只有數百枚之譜,就算中科院宣稱即將研製約5000枚刺針飛彈,對於未來每年預計徵集的五萬餘役男,絕對不可能有足夠的實彈射擊機會。如果說能夠多看幾次射擊影片,恐怕還是比較實際可行的訓練方式。

撇開延長役期的作法到底能讓役男精進多少軍事技能的實務問題,回歸最原始的國家戰力問題,蔡政府究竟是如何規劃國家的戰略情勢佈署?恐怕得到的答案與反應的現實是讓國人難以安心,而且是情勢混紊亂,荒腔走板到讓國人難以信服的地。

蔡英文公開說,要延長兵役期到一年的作法,主要是因為台灣位於威權主義擴張的第一線,「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這兩句聽在大多數國人的耳裡,只是不負責任的屁話。政府決定積極備戰,一方面絕對不是如蔡英文所說「沒有美方壓力」的謊言,更是不合邏輯的渾話。正因為兩岸情勢持續惡化,中共不斷以優勢空中戰力與飛彈武力向台灣挑釁示威,蔡政府決議延長義務役徵兵的役期,根本就不可能達到避戰與止戰的目的,而是為隨時可能爆發的兩岸戰爭,認命誠實地做出最誠實的反應動作。

隨著台灣少子化惡劣人口發展方向的趨勢,未來每年能夠徵集的義務役兵源只會愈來愈少,長此以往,究竟還能滿足多少增加兵力、嚇阻兩岸戰爭,甚至是取得軍事行動勝利的需求,應該是個全民皆疑的大謊言。

談完了正規軍事政策的變更後,要再把問題拉到另一個原本職責應該與戰爭無關,卻又莫名其妙可能被迫要隨時準備上戰場的政府單位,那就是海洋委員會轄下的海巡署。

海巡署是個軍警文併用的三級機關,原本成立的宗旨是負責巡防海岸、領海、鄰接區及專屬經濟海域等,並執行查緝走私貨物和毒品、犯罪逃亡、偷渡等治安事務。結果在蔡政府的惡搞之下,海巡署搖身變成一個平時管治安,戰時變海軍的荒謬單位。

離譜的是,海巡署所募集的志願役男從事的都是岸巡的陸地治安任務,平時幹的是類似警察的任務,至於要上船巡護台灣周邊海域的人員,卻幾乎全部是以往警政署保七總隊移轉而來的警務人員,這些警察出身的海巡人員,是真正站在第一線的巡防尖兵,但如果碰上了戰事,應蔡政府的要求,就得立即轉變身份成為戰鬥部隊,甚至大型海巡船艦上,更是配備了火炮,在東南沙分署,更是配置了先前所提到的紅隼飛彈。

這種兵力規畫與武器配備,讓原本只需負責治安任務的海巡人員,在執勤時一旦出現衝突與戰爭危機,就得無奈被迫轉型成為與他們職掌根本無關的武裝人員,這些根本不該出現在戰場上的海巡人員,就是拜蔡政府荒唐海洋政策之賜的「編制外海軍」。

說了這麼多,就可以看出,蔡政府在有關軍事人員部署的規畫上,可說是雜亂無章,胡亂編派,在兩岸關係主客觀環境惡劣的情況下,逼得年輕人得延長當兵的時間,更讓原本不該從事軍事行動的治安人員立即轉變成軍事人員,而真正該為潛在軍事危機負責的民進黨,還想把在野黨拉進來共同為兵役政策新制背書,真是可悲又可惡。

(照片來源:壹蘋新聞網)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