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從業人員 黃淳廷
呂秋遠律師最新針對巴拿馬與我國斷交的評論中,提到「臺灣與大陸,共同隸屬於一個中國,這個中國,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前提,進而推論各種可能的效應與危機(這部分呂律師自己也意識到有滑坡謬誤的可能所以還先澄清了),而後又間接地再次批判馬政府秉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策略是更為無用且危險的;我對此有其他的想法。(呂律師原文請參考:http://www.storm.mg/lifestyle/283538)
想法來自於三個月前一次與大陸友人餐敘中的對談。友人們表示,其實2000年民進黨實際執政(阿扁首任)後,他們與朋友們在談論兩岸政治時,就慢慢意識到大部分的台獨倡議份子,尤其是政治人物,都只是將台獨意識形態作為吸收選票、製造對立的手段,根本不可能走向實質台獨。因此,他們與身邊的朋友慢慢將共產黨、國民黨、民進黨視為「一中架構下三個玩來玩去的政黨」(友人提到對岸網路上有一大部分人的言論風向也是如此,但未經查證,我不敢肯定。)友人們的結論是,「要玩政治給他們玩去,百姓的經濟民生要搞好」。
即便心中不完全認同,但這席話讓我重新思考馬總統執政下國民黨所秉持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究竟對於兩岸雙方各自有何意義與實體效益;為什麼如葉慶元律師所說,國民黨在此策略下提出的「維持現狀」,是現階段最務實、最理性的方式(葉律師原文請參考https://goo.gl/RZ1Xp3)。
如呂律師此種激化對立的論調前題皆如「中國所說的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難道我們願意說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在大部分時候與場合(尤其是陸方必須表態申明時),基本上是如此;然而,在馬政府執政的八年,我們卻不難看出,對岸在此框架內是有一定的容許值供台灣操作的。實際上,在馬政府執政期間,「一中」概念,與蔡政府執政後比要模糊的多,這個模糊,來自於對岸對於馬政府諸多國際政治活動的沉默。
在這個容許值內,兩岸近乎甚麼都可以談,要觀光、要經貿通路、要教育資源流通,通通可以;在這個容許值內,台灣也能夠延續與各個國際組織接軌的狀態。這就是馬政府為了經濟民生考量所採取的策略。
一個相對模糊的一中原則,對於台灣而言,是爭取於夾縫中求生存之必要;而其對於對岸而言,也同樣重要。除了既有「對岸需要對激進武統派有所交代」的可能外,我認為強調並實踐民主自由社會的台灣,是中共刻意營造給大陸百姓「另一個樣貌中國」憧憬的最佳工具。
誠如前述提及的友人(對岸頂尖的演算法開發商)所言,「我們知道,集權政治/一黨專政未必是最好的方式,我們沒有被洗腦的。但我們需要生存、需要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期待國家也能在制度上進步、發展。」
網路世代的對岸百姓,早已意識到自己國家與其他國家在各種制度上的差異,當然也會在心中比較、衡量。繼續認為對岸眾多人民是被洗腦而對外界無知的我們,其實是真正無知的人。
大陸,需要一個以台灣為樣板的模糊一中架構,讓百姓對於制度上改革的渴望有宣洩的出口;對於享受發展的菁英階層如此,更遑論對岸仍有許多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因此在一中的前提下,其實更不易出現呂律師那些可怕的推論;拿人與人的相處與國與國的戰略關係做比較,未必恰當。
因此,蔡政府在痛批對岸「操作一中原則」的同時,我們為何不認為自己也能夠成為「操作一中原則」的策略家?忽視對岸與我們在各方面規模、實力上的差距是不務實的,而以小搏大最需要的就是策略。然而,甚麼時候開始,務實、識時務的策略方針不再受到肯定與支持,而被冠以妥協、軟弱、沒種等等難聽的謾罵言詞?在商業,我們講究甚至崇拜策略,到了政治,就只剩下意識形態有存在價值了嗎?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對馬總統說的一中原則嗤之以鼻,笑稱馬總統「頭殼壞去」,但柯市長上周接受轉訪時,卻又自稱「理解尊重一中原則」,若非權衡其為可行且必要的策略,柯市長何必改口?
泛獨人士可以批評國民黨過去的兩岸策略,但在批評的同時,請拿出可等視的實際策略路線來回應甚至辯證,讓百姓理解進而依從,方能體現民主的價值所在。否則,都只是在講後果需要全民承擔的幹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