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 林志翰
曾有一位熟識的校長說過,他服務偏鄉國中時,老師們大都非常努力、用心,以校為家,但仍因為學生會考成績C的比例偏高,他常常被教育局處長官關切;等到他調動至市區中型規模的學校後,他不認為學校老師比偏鄉老師有熱忱、耐心,可是學校卻沒有「減C」的困擾,常被教育局處長官關切一事成為過去。
原因無他,偏鄉學校的學生數較少,幾位放棄學習的學生就會拉高C的比例。以偏鄉學校一個年級不到三十位學生為例,十來位放棄學習的學生再加上學業成就低落的學生就可以將「C」的比例輕易突破至五成以上;同樣地,市區中型規模學校一個年級300位學生,除非150位以上的學生都出現放棄學習或學業成就低落的問題,否則偏鄉學校C比例偏高的狀況絕對不會上演。
立足點的不同,偏鄉與市區學生家庭背景的差異,衍生出後天學習條件的落差,在在無情地呈現出都市、偏鄉學校在會考成績上的極大差異。
偏鄉學校的老師怠惰教學嗎?市區學校的老師個個勤奮認真嗎?筆者每次看到偏鄉小校的任課老師因為學生C比例人數偏高而被教育局處關切或「指派」去參加增能研習,同理偏鄉小校老師的無奈心情之外,也只能希望教育局處長官能跳脫冰冷的統計數字思維。
當南投縣國中會考成績不佳,108年會考成績落居台灣本島各縣市最後一名時,林明溱縣長豪氣決定,未來會考成績全縣最後一名的國中,該校校長調回教育處磨練,這樣才能鼓勵校長認真辦學。
只要有排序就會有最後一名,最後一名等同於不認真辦學嗎?被調回教育處磨練的校長何其無辜?老師在評比班級學生表現訂定成績標準時,都會考慮個人原先的差異。成績有進步給予獎勵以收正增強的效果,成績退步則找出問題所在,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才是教學最大的初衷。
不要當最後一名,大型、中型規模學校的校長可以高枕無憂;偏鄉小校的校長猶如抱著一顆即將引爆的炸彈,忐忑不安的惶恐心情下如何穩健辦學,扭轉小校先天體質不良的沉痾。
筆者也聽過有學校校長不在乎C的比例有多高,只要A的比例也很高,成為升學名校,不用擔心招不到學生。那一群嗷嗷待哺、等待關注的C等級學生被遺忘了!這樣的辦學理念才是嚴重違反「教育平等權」的普世價值,可是這些教育理念偏差的校長卻可以不動如山。
不讓孩子從課室中逃走,枯坐教室成為人形立牌。老師如何藉由素養教學引動學生的學習熱忱,這樣課室風景的改變不是單從A、B、C比例的多寡就可以評斷,教育的成效也不該只從冰冷的統計數字去衡量。
pic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s-vectors/school”>School vector created by stockgiu – www.freepik.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