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全面綠電,台灣真的準備好了嗎?

22 11 月 , 2021  

文字工作者 張勳慶

工總理事長王文淵對台灣碳費和綠能表達看法,他認為碳費若每噸10美元,遠超過日本2.61元,和新加坡3.71元,不利台灣產業競爭。又引用國外學者看法,強調指台灣能源除了進口、風力和太陽能之外,更該有另外選項,而且說風機產生的低頻和污染,在歐洲引起困擾。

事實上,碳費計算相當複雜,台灣身為出口導向的國家,首先得符合歐美和國際組織訂定標準和條件,否則商品根本賣不出去。其次,現在國內銀行也對能源相關廠商貸款縮手,因為金融機構必須對碳排做到法規標準,最後就是碳費或交易權上路後,都會對出口和內需產生成本上推力量,這對大企業營收、中下游能否承受,同時,消費者在通膨之虎威脅下又得面對碳排外,台灣經濟還有基本民生、貧富差距等問題,而目前政府和研究機構都未見因應的報告,這才是遠超過碳費每噸4美元更大挑戰。

至於王文淵所提綠能風機問題,關心者可在公視日前播出「綠能黑暗面」影片裡有相關深入探討。台灣目前在發展電動車,又或風電或太陽能時,必須考量國家和資源力量的陰影外,還有能否建立回收能力。因為現在世界正熱電動車,法國有份研究寫道「產生環保成本和燃油車」差不多,還有就是電動車一定要用到的稀有金屬,特別是中國包頭地區是產能大家,蘊藏量在世界上居榜首。那先不談生產開挖的汙染,以及開挖產生的碳排,還有國際大企業運用減碳大玩買空賣空手段,就拿電動車、風機,太陽能,把整個細節拆開,存在多少源自對中國的依賴,還有廢棄處理和國民健康等問題,這都是台灣綠營政府還未深入研究又必須要妥善處理地方。

就日本先前已經發生因太陽能板造成土石流災情,德國風機過期任其擱置,也讓居民不滿,雖然澳大利亞想擺脫中國掌控世界60%的電動車電池石墨的咽喉,華為想趁此打出新市場,連鴻海也想開發石墨在電動車電力上新技術,不過整體來看,綠能是存有商業包裝下美化,還有當一個產業所需基礎金屬,高度仰賴中國產地的隱憂和安全疑慮。這些還只是綠能發展上淺層問題。光一個碳費開徵即可產生波瀾,若同步進行能源轉型、綠能開發時,屆時一個影響國家政經禍福相倚潛藏之巨型危機,若猛然爆發時,請問台灣真準備好了嗎?

(圖片取自聯合報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