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偷懶的高三生現象還要再持續多久?

31 3 月 , 2019  

台南市國中數學輔導團員 林柏寬

走進高三教室,應到40餘人,實到20餘人, 真正抱定決心考指考、有在上課的約10人。 身在教室心卻不在黑板上的10餘人與請假在家的20餘人最大的差 別在於,他們是在家裡或是在學校用著筆電做著準備上傳的備審資料。

「偷懶的高三生」的現象存在十多年了, 高三教室的亂象對比教改人士的美好願景顯得諷刺許多!學生在高三 上準備高一、高二的學測範圍,高三上的課程加減聽, 以備指考不時之需;等到學測結束後, 個人申請錄取的學生繼續奮戰備審資料,高三下課程完全沒在聽。

已有大學可念,誰還在乎高中學業? 又有多少學生能夠認知到高三課程將為大學基礎所需, 用心於課業上?一旦第二階段的個人申請名落孫山, 從一月忙到四月的心血付諸流水, 還要收拾久久未讀書的心情面對殘酷的指考。

由於學測計分方式改為「五選四」,加上試題鑑別度不佳、 十五級分計分方式的侷限, 大學各科系超篩的結果造成第二階段個人申請人人有希望、 個個沒把握!

只要通過第一階段的個人申請, 70級分與60級分的立足點相同, 第二階段的面試成為錄取與否的關鍵,也平添諸多人謀不臧、 欠缺公平性的質疑聲浪。如果只看學測成績與高中在校成績, 面試淪為形式或是校園巡禮一圈, 那又為何要大費周章地讓諸多超篩的學生花費住宿費、 交通費奔波面試?

分數就是分數, 不會因為用百分制或是十五級分制而改變所代表的意涵, 讓學生們可以因此少念點書或多玩樂一點。 但扭曲分數公平性的意涵卻讓學生們時時如履薄冰、戒慎恐懼, 深怕粗心一題或一個選項就掉了一個級分,從天堂墜入地獄。 再加上個人申請面試甄選的機制充滿人為不確定性, 各大學科系技術性地面試撞期, 台灣高三生的苦又怎是諸多坐在冷氣房裡擬定教改政策與願景的人士 所能想像。唯有身歷其境的學生與家長, 才能深刻體會這份無奈的苦楚。

台灣的升學制度喜歡佯裝多元, 刻意揚棄分數所代表的公平性,諸多改革作為淪為畫蛇添足。學測「 五選四」,社會組學生可以不採計自然科成績, 自然組學生可以不採計社會科成績, 那不就是過去大學聯考的制度嗎?教改繞了一大圈, 最後不是依舊回到原點,誰為昨是今非負責過? 可憐的還是一大批白老鼠學生與家長, 永遠在教改人士即興式的政策作為下不斷飽受折磨!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