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教師 林志翰
國中教育會考各科減C計畫如火如荼展開中,成為全國各縣市教育主管機關一致的目標。筆者應邀到台東縣與老師們分享教學新知,期盼能翻轉台東縣教學的課室風景,點燃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效提振落後的教育競爭力。
筆者自認為第一線教學經驗豐富,懷抱熱忱的教學理念與豐富的教學專業,應該可以提供現場老師提升學生教育會考成績的葵花寶典。中場午餐休息時間與幾位台東老師懇談交流,筆者才驚覺,城鄉之間的差距、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超乎想像。在許台東或偏鄉地區願景的同時,教育主事者更應用心聆聽第一線老師的心聲。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提升教育品質不是學校單方面的配合就可以做到,家庭教育責無旁貸也無法逃避。學者張春興說,許多教育問題的病因種於家庭,病象顯現在學校,社會則使病情惡化。家庭教育就像你我呼吸一樣地自然,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當父母在家中陪伴小孩看電視、寫功課或是上網路搜尋資料,這融洽的家庭氣氛可發揮強大的正向影響力:父母對孩子一言一行或是人生價值觀的影響,是攸關孩子成長茁壯所需的重要養份。
台東或偏鄉地區的家庭教育問題存在許久,政府卻不敢碰觸這個實質的敏感問題;社會福利補助經費一再挹注,我們應該想想具體成效如何,補助經費是否真正達到雪中送炭、改變現況的作用,還是反而助長了部分家長丟棄應有的責任感?
其次,教育的核心價值應貼近地方文化,才能發揮加乘效果。台東縣許多成績較優秀的學生並不選擇高中就讀,而是選擇優質的高職就讀,結果5C學生被迫念高中,同時,都會升學教育的觀點其實無法複製到台東或偏鄉地區。
少數極優秀的台東學子直接選擇離家背井到台北求學,而大多數學子則是選擇留在當地念書工作。無論是務農、開店或是接管家族事業,他們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學習一技之長或是擁有專業證照。學科減C,學會平方根運算、理解三角形全等如何證明,或是運動學原理,根本無法符合在地生活文化,再多教學技巧都很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最後,教育所需經費勿虛擲,用有限的經費創造最大的教育成果。一年投入十幾億的補救教學經費,卻只是讓這些學習落後的孩子依舊困坐在教室裡,聽著興趣缺缺的學科知識,我們為何不讓這些孩子走出教室,學習一技之長,做好人才分流的管理分配。
政府應全面落實12年國教免試的精神,並保留菁英學術型高中特招的管道,讓孩子得到適當的教育照顧,並找到人生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