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財金系教授 漠泉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簡稱CSR)觀念席捲全球,成為國內外企業最關注的議題。「利潤最大化」已非企業唯一目標,如何以永續關懷的角度調整經營方針,回饋社會,落實公司治理皆成為企業的經營使命。國內已有許多著名大企業在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上卓然有成,完全符合國際規範;然而,大眾、媒體往往關注聚焦在大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事實上,台灣的中小企業家數占近98%,無論在經濟產值、進出口與就業上均占有關鍵比重與地位,中小企業當然也有異於大企業,就其特色與利基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的潛力。
本質上,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是調整公司內部體系,將傳統以股東為導向轉換為以所有公司利害關係人導向。大企業想要改變公司經營導向,就必需獲得主要股東和董事會的支持,中小企業實施企業社會責任就容易得多,往往身兼管理者的老闆決定即可,不需要經過繁複的程序。首先,中小企業實施有利員工的企業社會責任政策也較容易。香港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發布的《香港中小企業——企業社會責任指引》便提到合理薪酬、職業健康及安全、持續學習及發展持守平等機會、消除歧視製作及提供員工手冊、注意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作法。韓國和中國大陸也有類似作法,員工是公司的根本,良好的人力資源才能使公司有效率發展。因此,企業社會責任一大部分是在探討公司應以關懷的角度對待員工。
環境保護也是企業對於社會的責任之一。隨著環保意識提高,廢氣、廢水排放、造成的社會成本就應由企業自行吸收。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接受有機綠色商品之際,中小企業轉型為綠色產業,就能打開商機,提升品牌、企業整體形象;台灣綠色髮妝品牌「O’right 歐萊德」曾獲得天下雜誌的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公民獎,企業經營便是往綠色、有機發展,主打產品不含環境賀爾蒙、有毒化學藥劑,更致力於減少生產線的碳排放量,並每年公布減碳成效,透明的資訊公開,給大眾檢視。除了對人關懷以外,歐萊德也提倡關懷動物,產品配方研發過程不用動物實驗,將品牌整體綠化理念一以貫之,這樣富有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經營方針雖然使公司的生產成本提升,卻贏得更多消費者信賴,也獲得國內外多個永續發展獎項,帶來更高更長期的獲利。
中小企業亦可善用充滿家族、地緣色彩的優勢。人親土親,台灣的中小企業多由家族歷代經營,並發跡於居住地,所以經營者對企業本身、企業所在地的情感不在話下。這樣的背景下,管理人更願意把企業往對地方更友善的方向發展,例如發跡於台南的志鋼金屬,原本公司業務僅限於金屬加工業上,於2010年,結合服務業與工業,設立台灣金屬創意館,利用廢棄的金屬再造,賦予金屬新生命為裝置藝術,透過觀光工廠的,公開生產流程,讓大眾更認識平常難接觸的金屬產業,更了解在傳統思維裡汙染性高的工業也能有環保的作法;基於對台南這塊土地的情感,志鋼金屬除了在生產線上的革新,也透過贊助台南的文化產業,讓台南古都的文化之美代代相承。
有亞洲學術研究指出,超過七成消費者願意多付點錢購買那些「展現對下一代的社會與環境負責任的企業」的產品;實際調查發現如採不正當手段經營或違反員工人權的公司,其股價或銷售業績通常會顯著降低一段期間。國內還有些企業主對於企業社會責任常有一些錯誤迷思,例如企業社會責任花錢又達不到成效、需要有完整制度才能推動實施、只有大企業夠財力做…等等。事實上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方式可以從小處做起,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有開始就會進度,熟能生巧,慢慢擴大執行範圍,絕非大企業的專利。小而美的中小企業也能利用本身充滿機動性、適應力佳的優勢,把企業社會責任灌輸到企業DNA中,不但改善企業體系,進一步也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