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張競
綠營政府執政至今,持續面對內外重大挑戰與衝擊,政局翻騰社會動盪不止,整體施政績效亦乏善可陳。但在內外交迫情勢下,最大危機其實是在於其治理能力失序,這將有可能動搖國本,吾人必須審慎觀察未來發展趨勢。
國家治理能力體現於領導者威望,以及落實政策據以執行之效能。如今國家領導人在國內視導政務活動,處處受到民眾如影隨形進行抗議,迫使警衛安全勤務負荷加重,元首形象嚴重折損。
究其緣由,其實是始自前任政府執政時期,就已經逐漸在政治人物鼓動下,採取此種激烈手段用以折損國家領導威望,如今政權移轉,對立政治陣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然而,此種作法雖然能夠逞其快意恩仇,但整體國家形象與章法都為之大亂。綠營以顛覆規範起家,但當倫理崩解後,若欲重建實在難上加難。
其次就是政令推動到處窒礙難行,其中原因始自綠營本身挾其立院席次優勢,依其主觀想像,罔顧客觀事實,強行通過各種法案。但是由於立法過程粗糙,未能透過朝野詳細研商,致使諸多法案條文充滿爭議,行政機關無法據以執行,因而法條必須再做翻修,對立法威信與執政威望,更是產生嚴重損傷。
此外,諸多臨機應變未曾深思之政令指示,往往在遭遇民意或基層行政人員反彈後,不得不收回成命;種種政令反覆讓人無所適從過程,更是埋下政令難以貫徹執行的導火線。
從前年夏季面臨限電危機時,政府要求公務機關在上班期間停用空調,最後在造成基層人員抱怨與民眾咒罵情況下,不得不立即取消原先指示,就讓基層公務機關對於高層政策產生觀望心態,如此惡性循環結果,更是讓政令落實窒礙難行。
國家施政若要完善治理,就必須在合法前提下,合情合理考量實際狀況,以免在頒布政令後完全無法落實。特別是千萬不要期待不開罪人,此因政務首長必須依其政務裁量權限,決定利益與資源分配,更要依國家利益對某些活動予以限制;假若缺乏肩膀沒有擔當,老實說,這就是毫無政務官風範。
從金廈兩地通水典禮處理過程觀察,中央政府應當具有權限主導全局,是否辦理就要果斷裁決,但是主政者卻以發動民粹製造壓力的一貫風格,希望地方政府體察上意知難而退。從此過程中,不但是顯現出綠營執政團隊感情用事,更是招認出其無勇氣承擔停辦典禮後果。
怕熱就不要進廚房,在處理國家政務中,幾乎所有問題都是要在兩難困境做出裁決。假若不能夠秉持原則,逢中必反遇硬就軟,又經常從權便宜行事,當然會讓領導威信喪失,政令無法落實,產生執政危機。
photo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s-vectors/business”>Business image created by D3images – Freepik.com</a>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