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大學教師 衣冠城
中共在八月一日大動作的喊停陸客自由行,雖然每逢台灣大選中共都會限縮陸客赴台灣旅遊人數,但這次動作之大,期限之長,時機之敏感,引起各方矚目。
中共此舉將對台灣的旅遊及相關產業造成一、二百億的衝擊,雖然可以把造成兩岸關係倒退的原因歸罪給蔡英文政府,但是根據過往經驗,只要中共在選前無差別的對台灣不友善的舉動,往往適得其反,選票會流向中共不樂見的候選人,這點中共不會不知道,但是為何中共仍然忍不住出手,在2020台灣總統大選中參上一角?或許可以解讀是中共已經不在乎最終藍綠候選人誰當選,而是依照自己的方向行事,甚至做好蔡英文連任的準備。
中共統一台灣必須付出兩項「成本」,一是「統一成本」即用何種方式統一,「文統」還是「武統」。哪種方式對其政權穩定、國家發展大環境、區域平衡的衝擊,對引起的國際壓力反對聲浪以及台灣內部抗拒能量等諸多因素都是中共必須考量的。
另一項「成本」是「治理成本」,即統一後治理台灣的成本,台灣民心順服接納統一結果的程度、反抗的方式與力量等是另一種考量。武統快刀斬亂麻,長痛不如短痛的方式,也許統一成本較低,但治理成本很大。所以文統的一國兩制對中共來說還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
既然還是文統最符合中共的利益,就是要逼台灣上談判桌,要怎麼逼台灣上談判桌又可分文武兩種,武的,當然是以武逼談,以軍事壓力逼台灣談判;文的,又有兩種,一是以經逼政,另一個則是藉由美國施壓台灣,中共其實很清楚,畢竟北京到台北的最近的距離是經過華盛頓。
逼台灣上談判桌後的另一個問題是跟誰談,當然不是習近平所說的「台灣各界人士」,最有效的自然是經過民選的「領導人」,此為第一個條件。如前所述,若要經由美國施壓,最好的對象當然是美國的代理人,一來美國可以放心,二來美國也比較少置喙的餘地,正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此為第二個條件。第三個條件最好是本省籍且是綠營。
中共過去認為與國民黨談判,進行第三次國共合作,共同解決國共內戰所造成的國家分裂。但是經過台灣「脫內戰化」的民主化過程,台灣民眾不可能接受國民黨代表台灣人民與共產黨談判,即便是經過民選的總統,只要是國民黨外省籍,綠營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例如2015年的馬習會,根據綠營所提供的民調,56.7%的受訪者支持兩岸領導人會面,有24.6%反對。另一份綠營的民調顯示高達65.9%的民眾不信任馬英九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僅有26%表示信任。也就是說,台灣民眾支持兩岸領導人會晤,但民眾對國民黨外省籍的總統是有疑慮的。
第四個理想條件是沒有中華民國包袱:一國兩制後中華民國不復存在,藍營對內部中華民國粉將難以交代,但是對中華民國本就無感甚至欲去之而後快的綠營來說,絲毫不會有任何罪惡感。
綜合以上幾個條件,如果中共想要透過談判達成統一的目的,最理想的對象其實不是國民黨、外省籍、高舉中華民國國旗、不得美國青睞的韓國瑜,而是蔡英文。所以如果蔡英文連任,對統一日漸急迫的中共來說,又何嘗不是理想結局呢?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