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者 張勳慶
長風基金會在日前邀請諸位學者探討勞保財務危機,與會者有曾經擔任金管會高官的保險學者,同時,勞保潛藏債務危機不得不讓人警惕。目前從新聞報導中見學者論點,雖有可取之處,例如點破政府每年補助數百億元,有如泥牛入海,但也有可探討空間。
先從勞動部在民國107年請精算學者對勞保財務分析上,便清楚說出在民國103年平衡費率要27.3%,到106年增為27.94%,精算負債也從103年的8兆9672億,到106年為9兆8125億。若以法定標準3年得精算,那可以推估到111年精算的勞保平衡費率和負債更驚人,這就是目前不論誰當家執政下,光靠每年補助幾百億是於事無補的主因。
那很現實就是精算的勞保平衡費率才是對症下藥,但為何主政者都不敢推動,讓財務雪球愈滾愈大。首先從勞保費率分擔中,雇主負擔比重較高,特別是中小企業人事成本會增多。其次是國內仍處於長期低薪,不論是月入3萬或基本工資,現在扣除勞工要自付的勞保、勞退、健保,假若勞保費率調到精算平衡費率,對中低收入勞工,等於減薪又得降低生活上花費,雇主也可能透過產品或服務價格上漲轉嫁成本開銷。最後在集體的駝鳥心態,產生的後遺症不是學者所云會世代不公,年長勞工吃盡年輕勞工,而是得透過減少支去讓所有參與勞保的勞工,不論是在領月退,又或者仍在職場者,都共同食到自種的毒果、惡果。
這種痛除了加速基本工資調整去彌補外,政府、企業和勞工更應該調整心態和理性面對,讓真實的數字去讓制度運作和走下去,勿考量選票與權力,這才是唯一的藥方。至於一些學者所提,透過加值型營業稅提高2到3%,然後去補助勞保財務危機,有個很大盲點,那就是物價上漲下,處於貧富差拉大的社會中,中低收入者壓力是非常沉重,若央行又不調高利率(真實物價比利率高出甚多),很多家庭會深陷在收入不夠開銷痛苦,而且營業稅調高下,最會藉機蠢動的是房價,這是學者沒想到之後果。其實要透過稅收去補勞保危機,最好還是透過資本利得去下手,例如股票、房地產和高價汽車與珠寶。勞保財務危機,早非哪個政黨問題,而是國家制度和治理必須展現負責和務實的精神,若不這樣,再拖下去恐會集體誤國。
(圖片取自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