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評論

一堂「易子而教」的課!

國中教師 林柏寬

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孟子主張家庭教育應藉賢父兄人格和親情的影響,使子弟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品格,才能謹守中道而有所作為。不過,知識的傳授,做父親的便不宜親教其子,因為在教學時,父親可能因為期望過高、要求過嚴,以致引起兒子的反感,造成父子的不和。

當台中市傳出博士父親因為屢教不會自己小學二年級女兒的數學時,以「合理管教」之名竟持衣架將女兒的雙腿打到瘀傷,妻子提告,法院依法判拘役50天、緩刑2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法治教育3場、並支付公庫3萬元。親子、夫妻之間的裂痕很難癒合,博士父親為了孩子好,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嗎?

一枝5元的筆買7枝,究竟是5×7=35還是7×5=35,抑或兩者皆可以?許多家長常常忿忿不平地詢問筆者這個例子,認為小學老師的教學過於制式、僵化,導致自己孩子寫出7×5=35的答案卻被打錯。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歷程中,由加法進階到乘法時,累加的作法逐步轉換成乘法。5×7就是5元加7次得到35「元」,相較之下7×5就是7枝加5次得到35「枝」,自然就與答案35元產生扞格。

正因為沒有正確的數學思維脈絡在其中,加上許多學生通常都是不明究裡地將兩個數字相乘,小學老師們也就無法接受7×5=35的算則。除非小學二年級學生能用後來才學到的「交換律」概念,清楚說明7×5=5×7,否則被打錯合情合理。

這個例子清楚說明大人們現有的數學邏輯未必符合孩子們學習成長的思維脈絡,這麼簡單也不會、越教越生氣,大人用現在成熟的自己看待成長中仍須學習的小孩,難怪小孩永遠達不到大人的標準,更讓許多家長們總是質疑小學老師的教法不知變通。

「父母是為你好!」「現在讓你恨我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父母常常是典型的情緒勒索者,設下恐懼、責任、罪惡感的迷霧陣要求孩子依照自己所設定的目標與道路前進若。孩子若是不從,威脅孩子、製造恐懼,或是理所當然地責罵,最後再偉大地訴說自己的苦口婆心。這樣的行為模式不斷循環,親子關係也就逐漸走向冰凍。

易子而教,相信專業,父母從旁關心、陪伴,反而可以與孩子共同經歷學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聽到孩子很自然地跟您分享心中的想法。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0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1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1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1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