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評論

中國二孩政策下的消失「女聲」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所臺灣留學生   郭正平

兩個月前,中國官方在2015年10月29日這一天宣布結束三十多年的一胎化政策,進入了全新的計畫生育時代──也就是話題正熱的「二孩時代」。

也許是為了拯救國家經濟、增殖勞動人口,無論如何,背負著生育功能的生理女性,正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尤其像是身邊正值二十至三十歲上下的年輕女性,她們所面臨的全新壓力正反映在這短短的兩個月之間,儘管她們有無地意識到己身正在失去的人權,她們的聲音依然被廣大的政治、家庭及男性社會,以「國家經濟」的名義包裝,徹頭徹尾的「失聲無語」。

工作環境:明禁女性就職

每年秋天是中國企業最大的招聘季,此時的大學(包含研究所)畢業生正是焦頭爛額地投遞履歷與奔波面試,然而在這突來的「二孩政策」下,女性的工作權益明顯受到窄化。許多國家企業及私人企業,對於社會新鮮人的招聘要求明擺著「拒絕女性入職」,或更有繞彎子的招聘規則讓生理女性直接從這些遊戲規則中出局。這些問題其實不難想,正是因為「生育」所附帶的產假及育嬰假會為公司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所以在招聘的門檻上直接禁止女性入職,而現任的在職女性(不論老少)則更有禁令嚴禁戀愛、結婚或生育。就算身邊的女同學們的能力及才幹遠遠超越我們這些男同學,她們的叫苦連天也只能在Wechat中表示不滿卻無能為力。

家庭環境:回家生孩子

也許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老少女性逐漸消失於光天化日下,她們準備回家生孩子,即使生不出來也要拼命生。家庭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問題的病根,它是現代和傳統最直接的衝突環境,也是每個中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身邊有許多同學為了逃避家庭壓力拒絕與之接觸,這些原因來自於上一代施加的戀愛、結婚及生育壓力,就算「沒錢也生不起」,但是絕大多數的中國青年還是逃避不了社會給予的「宿命」,其中犧牲最大的莫過於女性,而女性「回家」似乎也成為她們職場環境不利的唯一選擇。

兩性關係:生孩子嗎?

男多女少的失衡結果,背負傳宗接代責任的男性汲汲營營尋求女性伴侶,這似乎也成為一種無止境的循環,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女性的「物化」。「生孩子嗎?」成為許多男女的交往前提,女性成為男性眼中的「生育機器」,而為了解決家庭及職場上的失利,女性於是產生為車、為房、為戶籍的「目的性戀愛」,天生帶有「生育機能」的女性觀念,正是女性及女性社會「自我物化」的結果。「二胎化」必然加劇這樣的趨勢,即使現代中國社會有許多都會女性意識抬頭,但是她們始終必須面對這一切極為不利的壓力及大環境。

女性的流向:「回家?」

「二胎化」讓中國社會中的女性有「回家」趨勢,而人口政策的改變也暗示「中國人」至今始終是國家經濟動力的螺絲釘,從前是為了擺脫貧窮,現在是為了爭取富裕。無論如何,女性的生心理都成為首當其衝的被害者,國家社會的漠視與加害讓她們「無言」或「失聲」,就算身邊這些青春有為的女性同學們,也無可逃脫她們必須面對的巨大問題。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9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9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0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0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0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