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李佳容
2019年,是地球因全球暖化而導致天災不斷的一年。就以森林大火為例,美國的加州已歷經火劫數年,今年加州電力公司宣佈,實施數次預防性限電(透過停止供電的方式,減少因線路故障引起野火的機率)。但即便如此,北加州、南加州在10月底時,再度因為電線短路,點燃史上最大的加州野火,不僅導致北加州有20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同時也還有許多家庭依舊因為限電而無電可用!
澳洲的森林大火,更是遍地開花,即使消防人員疲於奔命,野火局勢依舊呈現「失控」。澳洲歷年夏天均會發生野火,但夏季的高溫與乾燥,會促使野火更加肆虐。2019年12月17日,澳洲氣象局繼前幾日後,再次測得了破紀錄的日均溫(攝氏41.9度)。以上的天災都顯示,地球的環境正因為全球暖化,產生了許多已經影響到人類日常生活且難以招架的致命災害。
因此,儘速讓地球「冷卻」下來,使用能再生的環保能源,是各國刻不容緩的能源政策目標。
2011年日本發生311海嘯後,德國便決定在2022年全面停止核能的使用。但德國之所以可以這麼做,是因為以德國有這樣發展的條件。根據德國能源單位的數據,截至2019年,德國的再生能源佔總能源生産的46%,40%之能源來自煤炭與天然氣,只有14%來自核能。為了「安全上的考量」,德國決定在2022放棄核能發電。
但我國的能源結構與德國相差甚劇,國人必須深思。以台灣目前的能源結構來看,截至2018年,我國的再生能源僅佔總發電量比例的4.7%。以2009年我國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4%來計算,過去9年,我國再生能源的比重,僅提升了1.3個百分點。
若再依照2009年至2018年的佔比比重增加幅度去估算,到了2025年,我國的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比例,可能僅會上升到佔總發電量的5.57%。若屆時不使用核能發電,則只能繼續使用煤炭或天然氣發電來補足缺乏的電力,其所造成的空氣及其他污染,豈不也是對地球的一種傷害?
當然,筆者對於上述的再生能源比重計算,僅是根據「經濟部能源局」之能源統計月報所進行的一個粗估。在未來的幾年,我國的再生能源發電,極有可能會有大幅度的進展。但我國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例達20%。筆者不禁想詢問,民進黨政府除了現有的政策外,還會怎麼做來達標?
筆者絕對支持非核家園的理念,但是政府應該要訂出「能夠實現」的施政方針,而不是像民進黨一樣,僅以「2025非核家園」的口號,來吸引選票,至於做不做得到,則是以蔡總統答覆李遠哲院士「那是下一任政府的問題」的態度來面對。
2019年台灣的年均溫也創下108年以來的新高,均溫達到24.56度!全球暖化的危機,已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發生,我國也不能倖免。2019年是全球暖化情勢發生重要轉捩點的一年,2020年,我國民眾則應該要相信專業,在總統與立委選舉上,選出真正能夠推動符合我國能源結構政策的政府與民代,讓我國為減緩全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