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
黃士修
今年是台電成立70周年,我前陣子受邀參加台電為此舉辦的《POWER 2050 迎向電力大未來》國際高峰論壇。台電黃重球董事長在開場致詞中提到:『自由化之後呢?誰該替這個事情(供電穩定)負責?總要有個人要當替死鬼吧!這事還沒談清楚之前,談自由化都是假的。』我深感認同。
台灣有太多人誤解電業自由化,以為自由化就是萬靈丹,可以帶來低電價和高效率,人人都有乾淨的電力可以用。大錯特錯。電業自由化之後,被切割的台電效率不一定會跟現在一樣高,尤其是電力調度問題會遠比現在複雜,這將會大幅提升相關的人力和技術成本,要維持現在的供電穩定度是相當大的挑戰。
雖然我時常強調電業自由化的代價,但其實我向來支持電業自由化。我之所以支持電業自由化,主要有兩點原因:理論上,整個社會在承擔那些代價之後,長遠來看自由經濟會朝向好的結果。實務上,這樣才有可能推動智慧電網與更進一步的能源轉型。
台電雖是壟斷的國營企業,卻能長年維持低電價和高效率,是國家政策和企業文化使然。然而政府下令凍漲電價,導致台電累積巨額虧損,若再認列投資核四的2,838億損失,將會面臨倒閉危機。近兩年因為國際燃料價格下降,台電好不容易有些盈餘,卻馬上被要求吐出來回饋民眾,根本沒有能力投資基礎建設,例如智慧電表與智慧電網。而且新政府未來要廢核、要用天然氣、要衝再生能源,又不敢大漲電價,所以必定是死路一條。
未來若電業自由化,電價一定會漲,或許不是直接漲,而是用各種時間電價或與電信配套的資費方案,讓消費者選擇。售電業為了要推行時間電價,一定需要裝設智慧電表。此時就可以像電信業的綁約加手機優惠方案一樣,讓售電業和用戶共同負擔智慧電表的裝設費用,是實務上為財務窘困的台電解套的方法。具備了硬體設備,才有辦法談論用資訊科技幫助電力調度。
要注意的是,電業自由化對於發電業的成本影響不大。核能和燃煤的發電成本都低於平均電價,未來也仍然具有經濟優勢,只是新建電廠的難度很高。天然氣的使用量會大增,因為要隨時上場支援間歇性的再生能源,但國內各家燃氣電廠都只能向中油買氣,所以競爭力不會相差太多。受衝擊最大的,反而會是以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業者。
新政府的能源政策是要大幅提升再生能源的使用量,自由化的電力市場也可以更好地反映再生能源的價格,讓大家知道再生能源一點也不便宜。如果沒有政府的高額補貼,再生能源在市場上是沒有競爭力的,這在各國皆是如此。國外這幾年已經認知到再生能源的成本遠比想像中高,並開始刪減對再生能源的補貼,這點也是國內環團不願面對的現實。
我相信,只有當社會大眾對能源不再有不切實際的想像,才有辦法開始真正的能源轉型。而電業自由化,就是逼迫大家面對現實的有效手段。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View Comments
為了地球為了全人類為了後代子孫,用低污但高價的電,我想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接受,但是如果電價中包含了太多不合理可改善的非必要成本,那就會讓人很難接受了,電可以漲,但是電力公司的成本結構要合理,這才是目前爭議的重點。
德國家戶電費ㄧ年是90000元台幣。德國傳統產業已經計劃遷廠至臨近法荷使用核電廠低電價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