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陳徵蔚

躲在拒馬後的謙卑

15 1 月 , 2018  

健行科大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陳徵蔚

民進黨政府執政至今採取的是「欺騙多數,欺壓少數」的策略。真正的改革是只要對國家有利,那麼雖千萬人吾往矣。但是蔡政府的慣用手法卻是以謀大眾福祉為名,製造族群對立為實,激起群眾情緒,犧牲少數權益。

真正的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但是民進黨卻讓多數欺壓少數,以達到所謂「改革」。而改革本身,卻往往充滿鬥爭。「多數」與「少數」是政治算計,並不是堅持做對的事情。擇善固執,就有堅持的力量。但如果純粹是政治算計,那麼就會缺乏中心思想而矛盾百出、態度反覆。

例如勞基法修惡,民進黨政府就出現了「算計」上的矛盾。勞工占台灣人口大多數,因此從選舉開始,蔡英文為了爭取支持不斷拉攏勞工,聲稱勞工是她心頭「最柔軟的一塊」,並在2015年提出「六大勞動政策主張」,包括年總工時減少、薪水增加、保障非典型勞動(人力派遣)、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照顧職業災害的勞工、鼓勵組工會。伸張勞工權益,勢必與資方產生利益衝突。勞工占人口多數,但資方卻握有多數資源,當勞動改革帶來經濟衝擊,究竟選哪邊才算真正的「多數」?這對於一個沒有中心思想的政黨,與以「空心」著稱的領導者來說,成為了絕對的難題。

勞基法一年之內兩度修改,民進黨政府兩面都想討好,卻裡外都不是人。無可否認,改革一定會有阻力,也會有所犧牲。在最大公因數中求同存異,是政治的智慧。但小英政府的問題在於,他們當初對於對手的批評太嚴苛,承諾得太滿,給民眾太高的期待,也因此當人們發覺這個執政黨根本沒有信仰,沒有堅持,也沒有堅守承諾的力量時,赫然發現自己原來選擇了一個軟趴趴的牆頭草。期待越高,失落感越沉重。

說好的勞動承諾呢?薪水增加了嗎?民眾只看到蔡英文的「夢想」,以及賴揆的「功德」。總工時降低了嗎?沒有,非但如此,單月加班上限從46小時增加至54小時,休息日工資核實計算,做幾小時領幾小時。比前次修法對勞工更加嚴苛。此外,原本工作七天,可以有一天休息日,與一天例假。但如今工作14天,才能有四天的例假與休假。看起來總數沒有甚麼變化,但政府卻跟人民玩了數字的把戲。

就好像每天該按時吃三餐,現在卻讓人整天不吃,然後再一次吃三倍份量外加消夜。看來總數不變,但其實更加傷身。每七天休息兩天,跟每14天休息四天,那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賴清德說雇主不會故意排整人班表。但是賴揆忽略的是,雇主並不是想要整人,而是想獲利。當訂單接不完時,雇主就會讓勞工持續工作,過勞就會產生。

蔡英文曾經批評馬英九:「讓人民在這樣冷的天氣上街頭,都該感到羞愧。」但在勞基法修惡的前夕,蔡政府卻無視於冷雨寒風中勞團的抗爭。在2016年鼓勵年輕人與政府溝通時,蔡英文說:「如果第一次聽不見,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再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你可以拍桌子。」但她在2017年評論街頭抗議時又說:「我聽到了以後就不用再繼續那樣大聲了。」

這就是我們的領導者,寬以待己,嚴以律人。批評別人時尖酸辛辣,在擁有多數民意支持時嘩眾取寵,侈言「謙卑再謙卑」,卻在飽受批評後躲在拒馬後,告訴民眾她聽到了,抗爭不用那麼大聲。如此表裡不一的行徑,我們不早在她「罵18趴領18趴」時見識過嗎?但我們卻仍然選擇了她,成為我們的領袖。因此,當她差遣明明該為勞工權益發聲的勞動部來責成《勞基法》修訂,卻讓《勞基法》修惡成為「積勞法」時,我們只能大呼自己「罪有英德」了!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