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生 宋磊
近年來,美中關係是外界普遍關心的課題,從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中關係從原先的和睦轉變為結構性的大國對抗,究其原因乃至於意識形態的作祟,然而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加上國際間已發生兩場軍事衝突,近期的拜習會正讓世界出現轉機。
眾所矚目的拜習會已於台灣時間16日展開,會中美國總統拜登強調美中能在激烈的競爭下求得合作,習近平也表示願意就中美兩國人民的福祉展開合作對談,兩國先後已重新針對氣候變遷、恢復軍事熱線表達一致的看法,這不但是川普政府以來美中關係的恢復,也是為當前緊張的大國關係注入一股暖流。
敏感的台海問題備受外界關注,拜登總統一如往常的期待中國大陸與台灣不要改變現狀,並反對以武力的方式解決台海爭端;習近平亦表示,中國大陸解決自身的事務不應由外界干擾,表示沒有設下武力統一台灣的時間表,期待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兩岸問題。至於近年美方頻頻武裝台灣的行為,習近平表示美國不應如此,言下之意是希望美國不要以武裝台灣的方式,給予台獨份子挑釁大陸的理由。
從美中兩強的立場來論,在後疫情時代下全球普遍努力恢復經濟發展的力道,中國大陸因在疫情階段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確實導致中國的經濟全面下滑,雖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中,中國大陸今年應能保持5%的成長,但因三年多的新冠疫情,使得中國經濟遭到嚴重傷害,經濟發展成為習近平目前的核心首要目標。
以美國立場來說,後疫情時代下全球因俄烏戰爭導致通膨加劇,加上長達一年半以上的時間馳援烏克蘭,使得美國國內已出現嚴重的政治分歧(民主與共和兩黨爭執不休),加上以巴衝突使得美國因支持以色列,進而導致其在聯合國內的聲望大跌,更促使拜登總統亟欲與習近平主席對談,希望藉以化解美國國內的政治分歧、同時為明年的總統大選增添獲勝籌碼,並順勢緩和大國對抗所帶來的戰略壓力。
無論從美國的角度出發,或是中國大陸的角度思考,美中關係期望未來能緩和大國關係,針對一些議題攜手向前。一方面期待美中關係更為和諧,二方面希望雙方不因部分的分歧導致惡意螺旋上升,當美中關係逐漸改善時,將有利於國際政治的局勢轉為溫和,而台灣身為美中兩強中的棋子,更應審時度勢謀求兩岸的和平發展。
(圖片取自YAHOO新聞)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