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師
2月13日晚間九時零六分,國道五號發生了一場慘劇。一輛從武陵農場回程的賞櫻團車,發生車頂遭掀掉的死亡車禍,共33人命喪黃泉。至於肇事的成因,各方仍努力調查,但原因不管為何,這事故反映出台灣勞工工時過長,與凡是講Cost-Down的慣老闆惡習。
台灣基本上沒左派政黨,一個號稱左派的民進黨,在通過一例一休的法案後,看似很激進,但就連這個相對進步的立法,也只是最基本的配備;週休二日原本就是國際常態,沒通過原部份藍綠立委所主張的兩例,還是一個退步的立法。
但不要以為原提議的兩例又有多真誠,自從一例一休過關後,來自資方、媒體、與兩黨立委的撻伐聲不斷,彷彿忘記在通過前的堅持時,本身是如何站在勞方立場捍衛兩例政策,由此可證明,政客說的話,聽聽就好。
這次的賞櫻車事故,司機女兒抱怨,父親不但沒勞保,連過年都沒和家人吃飯,父親工作型態為早上5、6點出門,晚上10、11點回家,長期下來過勞只是剛好。如此算算,司機一天約花16小時,要不是正在開車,再不就是從事與上班有關的活動。遠超過《勞基法》的規定。
這意味著一例一休的修法,根本沒管到基層勞工。或是這個立法過於僵硬,無法照顧到必須長時間工作的旅遊業。根據歐洲等先進國家的規定,遊覽車駕駛一天的工作時數就是8小時,一上車就有電腦紀錄,超過時間就是拔鑰匙走人。至於誰要來頂替下一班,那是資方該擔心的。
如果有心,業者大可花錢研究,就可輕易透過路線規劃、設置外站、雙司機共行,以及其他人員配置等方式克服;但問題是,台灣資方一向就是以cost-down的方式競爭,就算政府通過嚴謹的勞基法規定,照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原因是,政府根本沒能力去抓。
外加台灣的媒體與社會意識,普遍以「拼經濟」為導航,勞工雖常抱怨加班、爆肝,但那也僅止於Line對話內的抱怨,鮮少有員工願意打破私領域,站入公領域中為更大的勞工福利捍衛,更遑論組工會,增加集體議價權。
這導致一例一休過關後,媒體成天詛咒這法過度僵硬,無法讓想加班的勞工賺錢,台灣的經濟則一落千丈、物價齊揚。部份不肖業者則偷偷趁此機會漲價,不分青紅皂白的把矛頭指向一例一休。
真是如此嗎?本人就不信邪,到常光顧的多家連鎖咖啡店觀察,這些咖啡店的售價近來平均漲15%,經過詢問之後,員工皆答老闆並未加薪,公司也未增聘。且就算一例一休的法案真會增加部份成本,這一個月多幾小時的加班費用,會讓公司成本增加15%?因此我懷疑是趁火打劫。
更不用說,這輛賞櫻團不但車齡久(19年),頂蓋還脆弱無比,等同將勞工與乘客置於危險境地,這還不是因台灣資方一味的講求cost-down。倘若業者真增加服務品質與勞工薪資也就罷了,但想到本人在連鎖咖啡廳的遭遇後,就可知慣老闆的漲價很多時候並非反應實際成本。
這其實是個大問題,台灣經濟決策者近年來偏好刺激股市、房市等資本市場,討好極富階層。政府實施低利率、低匯率與低稅率的政策,受惠股票族、房屋投資客、出口商與外國人的購買力;導致新台幣的購買力低,房價卻十分之高。而國內觀光等內需產業的品質因此遲遲無法拉抬。
遊覽車的底盤靠進口,再組裝車身,如此就可規避整車進口的關稅。油也需從海外引進,因此這些成本受貶值的新台幣購買力而無法cost-down,只能在加裝設備與車頂上偷工減料。至於人的部份,當然就採慣老闆的一貫作法,超時、超時,還是再超時,勞檢形同虛設;薪水則砍到見骨,旅費則削價競爭。
一旦政府通過稍偏勞方的法案後,媒體與各產業公會則大叫無法拼經濟,員工想加班卻無法落實,於是又退回偏資方的風向。問題是,如果新台幣的購買力夠強、房價夠低、薪資夠高、物價持平,誰會要求加班啊?
因此當有人呼籲台灣不可再削價競爭時,請將台灣的利率、匯率、財政與產業規畫等總經政策一併考量,否則都只是呼口號而已。一個抱怨車票過高的新聞,又會讓所有的轉型打回原形。
因為一個缺乏高薪資與高購買力的環境,是無法支持高旅費的,下場就是另一桶黑心油,與另一家黑心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