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科大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 陳徵蔚
近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嘗試推行小學各科「中英夾雜」授課,並且聲稱「其實我在台大念書,我們就是中英文夾雜在上課」。這種上課方式,是否真的可以達到所謂「超越新加坡」、「趕過香港」的目標?令人質疑。相反地,我認為這很可能會讓台灣的基礎英語教育適得其反。柯P的目標之一,是超越新加坡的英文程度;但問題是雖然新加坡人的多益平均分數不低,但他們名聞遐邇的「Singlish」(即Singapore English「新式英語」之義)卻也經常為人詬病。台灣為何需要超越Singlish?
新加坡人說英文,完全符合柯P所謂「中英夾雜」模式,不但融合中文,還延伸到了閩南語、馬來文、印度方言,成功將英文「亞洲化」,連語助詞「啊」、「啦」、「呀」等都納入,形成了一種只有新加坡人才聽得懂,連英語母語使用者都未必能理解的語言,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世界笑柄」。
Singlish究竟有多麼「中英夾雜」呢?新加坡人念very(非常)時,聽來像belly(肚子)、fried rice(炒飯)像fly lice(蒼蠅蝨子),fruit juice(果汁)像flu juice(流感果汁)。他們念th不吐舌頭,下唇直接夾在兩齒間,bath念成baff。這僅僅是讀單字而已,如果串連講整句話,Singlish的語調也非常具有亞洲風味,跟標準英文大相逕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Youtube搜尋Singlish,保證令您大開眼界。
「中英夾雜」的後果,就是錯誤百出,最後淪為四不像。我有一些學生在新加坡實習,他們說新加坡人說英文奇怪也就罷了,更恐怖的是他們會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還反過來糾正別人。我擔任過許多學校大專院校的英語評審,有些台灣學生上台講英文竟然充滿「新加坡味」,一問之下,原來他們長期在新加坡實習,經常被同事糾正,久而久之竟也「積非成是」了。例如「You go tink tink a little bit, maybe den you will get answer.」(你去再想想,也許然後你就會有答案)、「Here got people sit?」(這裡有人坐嗎?)、「Play baseball he very good.」(打籃球他很棒)。甚至「Have you makan already?」(你吃飽了嗎?)結合了英文與馬來文(makan是「吃」的意思)、「Very shiok!」(好爽)也有馬來文與閩南語的影子。「Really got meh?!」(真的有咩?)包含粵語語尾詞「meh」,這就是令人戰慄的Singlish,極具地方特色;但未必能夠達到溝通目的。
Singlish錯誤實在太多,故而新加坡政府從2000年至今持續推廣新加坡人要說「正確英文」。十六年過去了,新加坡人的英文有所改善;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善幅度仍然有限。更重要的是,改正錯誤英語的成本,遠比一開始教導正確英語的成本高得太多!要學一個語言,應該先學「標準」,再學「例外」與「變異」。同理,學英文至少要先接觸美式英文或英式英文,然後再接觸融合其他文化的「環球英文」(global English),如法式英文、非洲英文、菲律賓英文等。如果學生還搞不懂什麼是正確、標準的英文就開始學習「中英混雜」,那麼最後只會讓學生觀念混淆。新加坡的殷鑑不遠,台北,真的需要「超越」他們嗎?
柯P要提升小學英文程度,那麼台北自己就有一個很成功的例子:美國學校(Taipei American School)。台北的美國學校經營得十分好,甚至在世界各地的美國學校中的排名都名列前茅。全英文教學,讓學生沉浸於英語環境中,彷彿身處美國,這些都並不困難。重點是,要能夠聘請到合格的師資。他們不只是外國人就好,總不成像以前某個廣告,在美國當乞丐的都可以來台灣教英文。台灣需要的,是擁有良好學、經歷與專業能力,甚至持有合格證照的native speaker。在美國學校,甚至連社團指導老師都可以聘請美國名校教授,其師資素質優良可見一斑。要擁有這樣的師資,就要不惜重金。不惜重金的結果,就是美國學校學費非常高,一年級到六年級,一個學期新台幣346,900元,這並非一般市民能夠負擔。
要在非英語系國家營造全英文環境,首要前提就是砸錢。如果台北市政府真的下定決心,要辦好英語教育,那麼首先就必須做好配套,確認國內有足夠的、而且程度優異的英文師資,可以從事全英文教學。他們未必一定需要是native speaker,優秀的本國教師也可以。但是,要聘請這些師資,就要有足夠的市政經費支應,才付得起這些老師的薪資。即使合格英語師資足夠了,還有一個大問題:他們未必懂得教物理、化學、數學。事實上,很多人可能就是因為數理科不擅長才去念英文的。反之,數理科成績優異的,英文程度未必好。於是,英文老師教英文聽說讀寫沒問題,但教歷史、地理、物理、化學、數學、體育,有可能嗎?而即使少數老師可以用英文教物理、化學,這樣的人才可能沒有想像中的充裕。更何況,非英語主修的老師,使用的英文正確度如何?會不會反而造成類似Singlish的後果,成為Tinglish (Taiwanese English)?沒人能夠打包票。
即使砸了錢,也確實從國外引進了優良的全英文教學人才,甚至確認台灣本土人才也有能力全科英文授課,成功將台灣「英文化」,也未必保證置身其中的小學生可以把英文學好。畢竟,學生上課接觸英文,出了校園就會重回中文環境,這種「八小時打魚,十六小時曬網」的環境,可能會「花錢很多,進步很少」。君不見有些人在美國唐人街住了幾十年,照樣說得一口彆腳洋涇浜英文?
那麼,台灣的英文教學該怎麼辦呢?東吳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林茂松教授曾以燒開水妙喻。一壺水放在瓦斯爐上,爐火開開關關,無論時間再長都不會沸騰。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火力,短時間一次讓水煮沸。於是,教育部每年都會舉辦「技專院校英語密集班」,選擇全國大專學生,趁暑假集中訓練幾個月,在集訓期間,無論生活上課全部都用英文,讓學生的英文程度密集「沸騰」。我多年來擔任這個集訓班的英語簡報講師,我的觀察是,這種密集訓練效果的確是較為節省成本、同時又能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只不過,究竟要多長的時間,才能讓學生的英文「一次煮沸」?而在集訓過程中,帶隊幹部與老師是否能夠確實貫徹全英文教學目標,成為了密集班的成功關鍵。我個人認為,與其毫無目標的搞「中英夾雜」,不如集中火力舉辦英語密集營隊,並且聘請優秀師資,以較小的成本,讓學生完全沉浸全英文學習,達到較佳的學習效果。
其次,台灣應該明白思考,究竟你要讓台灣成為一個「英語化」的國家,將英文變成官方語言;或者,你只是想要把英文當作一種工具,而工具有很多種,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甚至泰文、越南文都值得台灣政府推廣,並且培養人才?如果台灣只是把英文當作一種工具,那麼其實就不需要放棄台灣的主體性,也毋須捐棄自己的文化底蘊,英文教學只要夠用就好。而何謂「夠用」呢?在機場工作的地勤人員、飯店櫃台、房務可以順利服務旅客,領隊、導遊可以成功達成任務導覽景點,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士能夠接洽生意,學者可以清晰傳達觀念發表論文,外交人員可以遂行談判交涉,各有不同等級的英語能力需求。重點是,以實用為目的,設計教學目的來達到這些需求。這才是集中火力、善用教學資源的方向。
因此,台灣需要的不是亂槍打鳥的「中英夾雜」,而是集中目標、善用資源的「標靶式英語教學」。台灣人不需要把英文說得跟美國人或英國人一樣,更不需要崇洋媚外,搞得好像夾雜英文可以增加中文價值似的。台灣真正需要的,是至少在標準的「容錯範圍」內,使用「可溝通的英文」(communicative English)。然後,再從這裡為出發點,讓英文程度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