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工作者 魯智淺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一上任,國民黨的新聞就開始多了起來。很多藍營支持者都拍手叫好,認為就該找一個能戰的、早就該硬起來了。
蔡正元的人事安排,某種程度上已經改變了國民黨政策會的定位,理論上是應該修改國民黨的組織架構的,但洪秀柱並沒有這樣做,而且顯然是有意要製造模糊,希望營造一個仍是蔡正元仍是大黨鞭、仍能掌控立法院、立院黨團仍聽命於黨主席的假象。
但蔡正元顯然沒有要製造模糊的意思,上任第一天就公開承認,自己這個政策會執行長並非大黨鞭。但無可否認的,蔡正元因為政策會執行長的身份,重新找到可以撐起地球的「支點」,左打民進黨、右批時代力量,一言一行似乎都代表國民黨的「政策」,也重新佔據媒體的版面。
即便不是大黨鞭,政策會執行長的每一句話,理論上都該是國民黨的「政策」,但蔡正元說「520前應該槍斃鄭捷」之類的話,究竟算不算國民黨的政策?如果算,包括馬英九在內的所有從政黨員,又要不要執行、遵守黨的政策?但又真能這樣幹嗎?如果不算,那是否要和政論節目一樣,加註「政策會執行長言論不代表本黨立場」的警語?
當然,民進黨的支持者和媒體,也從來不會認為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段宜康講的話,就是民進黨的政策(至少吞曲棍球不是)。但「政見不一定要兌現」(李遠哲語)「政策會執行長言論不代表本黨立場」之類的話,顯然不是藍營支持者可以接受的風格。
洪秀柱、蔡正元之所以深受基本教義派喜愛,因為他們都是國民黨的強硬派,會讓支持者亢奮的那一種。國民黨上下最近展現出來的風格也是如此,鼓勵霸佔主席臺、砲轟林佳龍一年多前廢止BRT,抨擊民進黨種種政策。
攻擊是最好的防禦。在選舉的期間,勇於對抗、勇於反擊、鼓舞士氣,是非常重要的事。「兩個爛蘋果,我其實才是比較不爛的那一個」,這樣的思維,如果能說服選民,理論上就會有票,但卻不見得適用選舉以外的期間。
國民黨遭逢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挫敗,從兩岸論述到組織架構,有太多的面向應該要檢討,檢討到底是如何失去民心、該如何改革、該如何找回失去的民心、如何擴大民意支持的基礎?不能嘴上講的是「臥薪嘗膽」,卻天天暴虎馮河、聞過則怒,天天在「同溫層」取暖。
「不要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尖刺,卻忽略了自己眼中的樑木」。現在的國民黨深陷在過去的失敗、被誤解的羞辱情緒中無法自拔,滿腦子只想仿效當年太陽花一樣,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天天等著看別人的好戲,卻忘記自己的身上也同樣千瘡百孔。
雖然打臉都很爽,但國民黨如果一天到晚忙著製造一些對決的雜音、要讓對方好看,必然會忘記如何補足自己的弱點、忽略了改革與反省,忘記很多根本的問題。兩岸關係如何處理?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辦?國民黨除了反對美豬之外、打臉之外,其他的主張是什麼?說好的改革呢?再造呢?如今國民黨還有人提、還有人關心嗎?
對蔡正元而言,有了執行長這個支點,就足以讓他撐起全世界。對洪秀柱而言,維持小辣椒的風格,證明自己能戰、敢戰,一年後的黨主席選舉,才有連任的可能。對國民黨的主事者來說,嘲弄對手過去的錯誤,比自身的改革來得重要的太多。對於所謂的「改革」,藍軍支持者也就不必報太大的期待了。
國民黨, 改革, 政策會, 洪秀柱, 社會對立, 蔡正元, 黨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