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 楊力
詩人余光中去世,國人哀悼之餘,卻見尚且屍骨未寒,即有人迫不及待口誅筆伐。先是欲參選市議員的社運人士王奕凱臉書指控余光中當年扣人帽子、當「抓耙子」,「死好」!接著是因反課綱成名的大學生兼課程審議委員林致宇,指余沒資格被稱為文人。
什麼時候,台灣社會竟沉淪至斯,想參選民代的可以口無遮攔、毫無人性的咒罵剛死之人「死好」?一個國文不知拿幾分的大學生,可以大言不慚的摘下文壇公認的「詩壇祭酒、文學大師」桂冠?
王奕凱乃至其支持者所持理由,不外是余光中曾為文以「工農兵文藝」扣鄉土文學帽子,引發寒蟬效應;另引述他人所言指控余曾當「抓耙子」向國防部總作戰部主任王昇告密。
確實,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檢視王奕凱所謂余光中之「過」,顯然並未深入了解當年左、右翼作家筆戰的時代背景;指控余當抓耙仔,更是來自很間接的推論傳聞,迄今未有實質證據,況且余光中早已為文否認。
如今,就單憑「轉型正義」這個空洞口號,以及對當年文壇筆戰的一知半解、對所謂事證的偏頗認知,就想把一個文壇巨擘打成非正義的黑五類,試問如此扒糞式、欲加之罪的「辦案」態度,又跟白色恐怖時代那些聽命於掌權者的魁儡法官有何兩樣?還真好意思提「轉型正義」哩!
至於林致宇,確實並不該以其身分、年齡廢其言,何況林致宇既敢擔任課審委員,深信他應是「沒有三兩三、何敢上梁山」。然則,他不發文則已,一發文的結果竟致「露了餡」,更引來排山倒海的打臉文,如此難堪,唯「自曝其短」方足形容。
余光中的詩文成名多年,詩文佳作能突出於眾,首要因素正是要能抒發自我情懷?但林致宇卻顛覆眾家看法,提出「余光中卻是將他能言善道的文字作為一種武器,這便失去了文學的本質」,以及指控余「發動鄉土文學論戰,打壓台灣文學」...等見解。
甚且,雖然文學大師梁實秋曾讚:「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但林致宇卻敢於「打臉」梁實秋:「我認為余光中根本沒有資格被稱為『文人』,也沒資格代表文學界。」果真是「年紀輕輕的,就有一身橫練的思路…簡直是百年一見的文學奇才呀」!只不知這一掌打下去,究竟是梁實秋的臉腫了,還是林致宇的手殘了?
如若依照當前「轉型正義最大」的主流政治氛圍,毫無疑異,當今蔡英文主政下的台灣就是「致宇最懂文學、奕凱就是正義」,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不過還是得向觀策站的粉絲們致歉,本文標題漏打了「說個笑話:」這是作者的疏失,文責自負,與觀策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