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專欄作家陳徵蔚

泰國少年足球隊員獲救的啟示

PADI潛水教練 陳徵蔚

2018年6月23日,泰國「野豬少年足球隊」12名球員連同教練進入「睡美人洞」探險,因適逢雨季,洞穴積水而受困。7月2日,兩名英國洞穴潛水專家發現13人仍平安,隨即展開救援行動。

當時足球隊所在位置距離出口約3-4公里,且大部分被泥濘積水淹沒,單趟運送救援物資就需約6-8小時。有專家建議採取當年鑽洞救援智利礦工的模式,但由於足球隊位置深處幾乎等於兩個台北101的高度,鑽洞並不可行,因此泰國當局只好採取「潛水救援」,讓孩子學習潛水,然後跟隨救援人員脫困。經過三日搶救,全部足球隊員包含教練終於在7月11日平安獲救。

救援過程中,有位前海豹部隊成員不幸罹難,突顯出潛水救援的危險性。不少專家反對潛水救援,他們認為貿然執行勢必造成傷亡,建議等洞穴水退再採取行動。

然而,泰國雨季遲至10月才會停止,雨停後水位也未必會立刻下降,不知道要等到何時。再加上洞穴內氧氣濃度持續下降至15%(正常值為21%),若再拖延可能造成更大傷亡,於是泰國政府終於採取行動,完成了這項奇蹟似的救援任務。

洞穴潛水專家的憂心是什麼?而泰國當局的救援策略又是如何呢?

休閒潛水大多在「開放水域」(Open Water)進行。所謂開放水域指的是潛水位置上方沒有遮蔽,如果遇到任何危險或是氧氣耗盡,可以在安全規範下上升至水面的水域。這種潛水方式安全性很高,因為潛水員身上穿著浮力控制衣(Bouyancy Control Device),又背著氣瓶,只要能夠回到水面建立正浮力,基本上溺水的風險極低。

相對於開放水域,「洞穴」與「沉船」潛水的風險則相對較高。因為這兩種環境都有可能形成密閉或局限空間,潛水員如果進行洞穴或沉船滲透,有可能會卡在狹小空間中;又或者潛水員攜帶的氣量不足,一旦空氣耗盡,無法上升至水面,伴隨而來的就是失去生命的風險。

此次前海豹隊員罹難,就是在運送氣瓶到中繼站後,回程空氣耗盡失去意識而死亡。別說是人,甚至連海龜也是如此。馬來西亞西巴丹有個著名潛點「龜塚」,很多海龜葬身該處。該地是個洞穴,路徑錯綜複雜。海龜游到這裡,往往因為迷路,無法回到水面換氣而死亡。

泰國當局當然了解洞穴潛水的危險性,但迫於雨季過長,且洞穴內空氣消耗過快,無奈必須採取行動。他們的救援策略是,由兩位潛水員照顧一位少年。前導員穿著全套裝備,並且攜帶給少年用的氣瓶,而少年則著全面罩面鏡,拉繩索引導前進,後方則是另一名潛水員戒護。

與一般潛水不同的是,受援少年並不使用蛙鞋,也不穿浮力控制設備與氣瓶,僅著套鞋,靠前導員供氣,沿著事先架設好的「引導索」攀扶前進,洞穴內部設置燈光照明。這樣的配置可以減少能見度不佳所產生的危險,也能讓不諳潛水甚至不會游泳的少年只要抓著繩索前進就好。

不穿著裝備,背後沒有氣瓶,可讓少年身體更加「扁平」,得以穿越洞穴狹窄處。攀扶引導索,可避免不會潛水的人無法控制浮力,大幅提高安全性。

以睡美人洞的地形觀察,雖然經過多天抽水,約有1.5公里不用潛水穿越,但卻也有些路徑完全淹沒於水中,必須完全仰賴氣瓶,倘若過程中有人耗氣過快,甚至驚慌,就會造成危險。

不過由於每組救援潛水員都有兩位,若他們採取「側掛」(sidemount),每個人同時攜帶兩支氣瓶,還是隨時可以在空氣不足時相互支援。不過,救援路線中有一處寬度僅72公分,高度38公分,成人背氣瓶絕對會被卡住,而且若將氣瓶側掛,寬度也無法通過。

因此,潛水員勢必得脫下裝備前進。這對訓練有素的潛水員來說尚且是挑戰,對於少年而言當然更是如此。因此泰國當局選擇不讓少年背裝備是相當明智的決定;但是此時供給救援者與少年的調節器管線絕對必須特製,長度才足夠符合要求。同時,救難人員必須承受更大的體能考驗,不但裝備必須穿脫,還必須比平時增加更多的負重。

最後,人體在水中的體溫流失速度是陸地上的20倍。雖然當地水溫大約攝氏25度,但在洞穴內的水溫勢必更低。因此長時間停留水中,恐怕有失溫的危險。為了鑽過狹小的洞穴,潛水員不可能穿著乾式防寒衣,從影片判斷,潛水員都穿濕式防寒衣。

足球隊員們經過多日受困,身體已經非常虛弱,要長時間在水中活動數個小時,很容易造成失溫。錯綜複雜的路徑、洞穴中難測的水流、尖峭的岩石、距離漫長的路線、隨時有失溫的危險,即使不必潛水,地面也是潮濕而泥濘。救援人員與少年足球隊員們通過重重危險,最後終於獲救,實在是可喜可賀。

人類經常以為自己可以征服大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多變,卻經常出乎意料。一場大雨,加上地形詭譎的洞穴,造就了史上少見的救援行動。所幸進入洞穴探險的足球隊員們與教練全數獲救,但卻也造成了一位前海豹隊員殉難。

這讓我們認真思考,每一次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別忘記了大自然的力量。無論登山、潛水、洞穴探勘,注意氣象資訊、權衡地形、完善蒐集資料,都是確保安全的不二法門。天候不佳、環境不許可,則寧可取消原定的旅程。畢竟生命可貴,而探險、旅行,隨時都可以成行。

平安,才是平安回家唯一的路。

photo by NBT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696l7oshs, CC BY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0568175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0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1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1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1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