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楊力

求職者只想要一點溫暖、一點尊重…

12 10 月 , 2016  

資深新聞工作者  楊力

由104希望基金會製作的影片「不怎麼樣的履歷」,以國際知名大導演李安、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年輕時的經歷,對七位資深主管進行「盲測」,進而暗諷業主在意的只是漂亮的學經歷,因此痛失網羅人才良機。影片原立意甚佳、更有著「有眼不識名人」的「哏」;未料卻因「張飛打岳飛」式的錯誤矛盾邏輯,在網路上慘遭「打臉」。

影片主軸以名人年輕時的學經歷,來凸顯資深或人資主管不具慧眼,如此簡單化問題並造成世代對立當然不妥。其實何妨換一個角度來探討影片的原始出發點:目前企業第一線甄拔人才者或單位,除了欠缺慧眼,還缺乏了什麼?想像一下,若改以一些名人目前的學經歷去對這些資深主管進行盲測,恐怕結果將是一看到出生年或年齡欄,就會自動開啟「已讀不回」程式。

此刻就業市場求過於供,背後更潛藏國家整體競爭力喪失的嚴峻問題,除了許多年輕人難就業,另一個現象就是許多四、五、六年級生,或遭遇時代巨變、原企業倒閉或轉型必須被迫離職,或自認當有轉換跑道實力,想尋找更順心的工作,或能幸遇伯樂的職涯第二春。

於此,像「主管特助」即是一個能讓聘、顧兩造都互蒙其利的職務,畢竟此職的新技術專業要求不致那麼高,更看重求職者處理職場、人生困境的豁達與圓融,以調和企業主不顧一切全力衝刺的後遺症,勞勃狄尼洛主演的《高年級實習生》所要表達的不就是這個「相輔相成」的道理?

然而,試問國內的企業主或人資主管,為這些中高齡求職者投注了多少關愛的眼神?從現行「失業給付」請領過程,多少可知答案。失業給付制度設計,一方面保障民眾免於因突然失業致使生活頓失依靠,另方面也盼失業者須積極透過人力銀行網站、報紙人事廣告、親友推荐等各式管道謀職。

不過現實情況是,企業在民間人力銀行刊登的相關求才訊息,雖多會附上聯絡人電話或email,卻也告知求職者:請勿直接以電話或email聯繫…。因此,這些有意找尋職場第二春者,他們所投遞的應徵履歷,往往就僅收到一封人力銀行制式回函,大意是應徵信函已被讀取,但因人事單位需要一些處理時間,若符合資格會進一步通知…,最終結果,就是「石沈大海」。

如此「已讀不回」幾成為求職市場潛規則,卻導致一個問題:請領失業給付者如何證明有投遞履歷積極找工作,而非僅是上人力銀行網站抄資料?因此就服單位一方面要求求職者須追蹤投遞履歷後的進度,另要到官方的就業服務通網站去蒐尋並登錄求職。於是奇怪的現象產生了:工作機會少得可憐的官方求職網,業主回應率是百分百(雖多半告知資格不符、不予錄用);反觀看似工作會多到爆的民間求職網,業主卻連不予錄用都不告知,遑論給面談機會!

其實,無論是年輕人謀求人生第一份工作或是中高齡者尋覓職場第二春,所面臨的壓力應是不分軒輊的;在明知必然會失望、落空不斷的過程中,所求者也不過就是希望企業主或人資主管能投注一些青睞、一些關懷。寄語企業主或人資主管,求職者既已掏心掏肺的向您告白其數十年人生甘苦,甚或盡吐隱私個資,您們難道竟連封制式電子郵件都不肯回饋?就算不想錄用,回一封信函給些溫暖、給些尊重,不也功德一件,又會浪費多少時間!?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