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專欄作家烏凌翔

朴瑾惠下台,川普小樂,金正恩大喜,中國更愁?

資深媒體人  烏凌翔

韓鮮半島問題之所以複雜,是因為牽涉的國際行為者多:除了在半島上對峙的南、北韓之外,還有雙方背後的大哥-美、中兩大國際強權,再加上因地緣政治關心此一區域利益的俄國,以及二戰前即與中、俄同時敵對、二戰後進入美國保護傘下的日本。這三大一中二小,正是2003至2007討論北韓核發展問題之6輪「六方會談」的參與方。這項會議,因2009年北韓退出而中斷。

所以,欲看透朝鮮半島問題,就要從這六方著手:他們各自圖的是什麼?

韓戰以後,北韓仍視「美帝」為大敵,圖的是山姆大叔一紙和平協議,以保障國家安全。霸主美國則希望最好全世界都沒有核武,只有它有,至少那些有可能製造麻煩的小國不要有-包括台灣,所以喊出「朝觧半島無核化」,策略為「你先聽話,我才談」,又信不過北韓,所以要拉大家一齊來談。中國已是核武大國,跟美帝在核武擴散的立場接近,尤其北韓就在家門口,最好不要發生核武戰爭,只不過,多用懷柔手段來誘使意識型態接近的昔日戰友就範。

日本是苦主之一,南、北韓都恨它當年的侵略與殖民,北韓飛彈射程不夠,打不到太平洋那一端的美洲大陸之前,先拿日本為靶,因為《美日安保條約》,打桃太郎跟打山姆大叔是一樣的,所以金正恩的飛彈試射,都以日本海為目標,日本當然支持此區無核化。南韓也是美國小弟,跟日本一樣都有美軍駐防,北朝鮮以統一祖國為志,南韓國當然怕被打。俄國立場基本上也是大國態度,希望它的遠東地區和平穩定-尤其在它力量不太足之後,沒事就是好事,否則,有事也佔不到便宜。

以上是六國的基本態度。麻煩的是,金正日退出六方會談後,美國希望中國「你出面管管,我就不出手了」,但中國從習大大上台後,安內優先,不僅朝鮮半島、台灣海峽、甚至南海,也是先不要出大事就好。沒想到金正恩有志者事竟成,利用這個間隙,2012年接下大位,或為穩固政權,更不遮遮掩掩,核彈頭到載具,試爆到試射,跟菲律賓杜特蒂博媒體國際版面,頗佔上風。可以說,金三胖把「尾巴揺狗」策略(tail wagging the dog)玩得很成功,而且是一根尾巴同時搖兩條大狗。

相較之下,朴瑾惠在「戰略小三角」-美、中兩大與南韓一小構成的三角關係-中佔取樞紐(pivot)策略,算是失敗了。前年中共「九三大閱兵」活動,朴槿惠一身鵝黃色套裝,卓立於天安門觀禮台、緊靠著中、俄國家領導人的畫面記憶猶新,彷彿向世人宣告,她已擠身世界強人之林,沒想到,眼下,她竟墜落泥淖,將成為階下囚。為何啊?「閨密」固然是下台的引爆點,但之前,她的外交策略-意欲在中、美之間左右逢緣: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已然捉襟見肘,北韓一試爆核武,她立刻答應美國佈置「薩德系統」,然後對中國的經濟壓力,又無計可施。從此角度而言,核武真是小國的神兵利器,扁政府後期,台灣若是也有核武,「壞孩子」策略或許就不會被當成「trouble maker」修理了?

當然,凡事有利有弊,北韓發展武核的策略也令中國對金三胖很頭痛,換一個聽話的自是選項,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兄長金正男,似乎是中共留的一手棋,沒想到蓄意保護之下,竟在上個月14號於馬來西亞機場眾目睽睽下遭毒殺。全世界都懷疑是「受害人家屬」金三胖先下手為強,如果為真,那就表示中共本想有所動作而為金三胖察覺了?無論如何,此發展大出中共意外、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證據是中共媒體對金正男遇刺報導不多,評論更少,網路上也沒有發動文宣撻伐之,連北韓官媒大罵中共,都無回應,可見,中共對要如何教訓這小弟,尚無定見。

現在,南韓政府將有最多60天空窗期了,日本雖急,但也無法,因為川普對國際戰略認識淺薄,行事又難預料,正好暫不管金三胖在幹啥。未來重點應該就是中國最關心的「薩德飛彈系統」,美國能利用南韓家裡沒大人時,按照已下台的總統之決策,繼續佈設薩德嗎?金三胖會不會配合演出,再射幾枚飛彈呢?套句老話,有待觀察。

(圖片引用:美國之音,VOA,http://www.voachinese.com/a/han-lian-chao-thaad-20170311/3761622.html)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1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2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2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2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 年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