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副研究員 吳孟道
面對民調滿意度直直落的壓力,近日新內閣密集開會協商,有意仿效日本安倍政府28兆日圓的經濟刺激方案,推出「大投資計畫」,藉此搶救當前陷入保一危機的經濟,並趁機拉抬低迷民調。雖然具體主張仍未端出,不過根據林全說法,做法上還是會以促進投資為主要方向,範圍涵蓋政府單位、公營事業以及民間部門。
顯然地,新政府已經開始意識到經濟再這樣低迷不振下去,勢必會衝擊未來選情,因此有必要及早因應。只是,這樣的做法與方向,在當下,真的是正確的嗎?或許可從下列幾個角度切入來思考。
首先,林全認為應先以提振內需為主,所以要求各部會及其轄下公營事業盤點現有資源,提出可行的重大投資計畫。目地是利用增加公共建設預算方式,由公共部門帶動整體(含民間)投資效應。這是標準的凱因斯老路子,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從近十幾年的經驗來看,台灣做的並不好。
主要原因在於執行效率低落,且對民間投資產生的往往是排擠而非帶動效應。換句話說,這類擴張性財政政策通常具有嚴重的決策與執行時間落後問題(administrative lag and operational lag),等到真正落實執行時,或許景氣已大幅反轉,結果反而造成反效果。更不用說,這種急就章政策普遍欠缺周延考量,多為挖洞補洞、為蓋而蓋,後果就是衍生出一堆蚊子館,無形中造成國家資源浪費與誤置。
其次,政府部門帶頭推動公共建設,總是需要大筆經費及預算,錢從哪裡來?除了舉債,政府有能力自籌財源因應嗎?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1991年至2015年各級政府歲入歲出餘絀,25年間僅有1998年及2015年分別出現609億與171億元的財政盈餘,其餘年份皆是赤字。長期依賴赤字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結果,就是導致債台高築。
2015年各級政府債務未償餘額(一年以上非自償性債務)已飆上6.14兆元的歷史新高紀錄,佔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之比重為40%,儘管仍符合公債法50%上限規定,但逐年遞增趨勢已讓政府財政出現極大壓力。更何況,這還是未納入短期負債、非營業基金的自償性債務以及如勞保及退撫等潛藏負債的數字,一旦比照國際通用的負債認定標準,我國債務占GDP比重可能直線上飆。在此情況下,政府真的還想債留子孫嗎?
最後,從分配的角度來看,利用這種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做法,即使成功搶救了經濟,但這些果實會平均分配到各個參予者手上嗎?過往經驗已經清楚告訴我們,在現今資本主義架構下,最終大部分經濟成長果實還是會以利潤型態流到資本家手裡,勞動階層依舊只能停在抱怨薪資停滯不前的窘境。成長與分配,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平衡點。搶救經濟,最終到底搶救了誰?值得深思。
其實,每每看到政府喊出搶救經濟大作戰的口號,總會讓我聯想到十幾年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搶救雷恩大兵。在電影中,美國政府基於人道考量,為避免雷恩一家僅剩的血脈陣亡,遂出動一支精銳部隊,尋找還在前線下落不明的小兒子。諷刺的是,找到小兒子後,他並不願意提前除役隨隊返回美國,而是堅持留在戰場與同袍並肩作戰。這讓冒死前來救援的人困惑了,雷恩他真的需要被搶救嗎?他們要搶救的到底是一條寶貴生命、還是政府面子?沒人知道。救經濟,何嘗不是如此!主政者,或許還是得多思考一下。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