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 黃士修
承蒙陳方隅寫了一篇文章《想想黃士修文章提出的數據和說話方式》企圖反駁我的《想想小英主席超德趕美的低價能源口號》。該文內容大致上是陳方隅整理自己在討論串中的留言而來,老實說有些偷懶;而且陳方隅的論點在原討論串中已被破解,故本文只是幫大家整理來龍去脈。
民進黨的綠能發展目標比美國大?
1. 陳方隅:『根據美國能源部的網站,從2008年至2014年第一季,太陽能發電量就已從「1.2 gigawatts增加到15.9 gigawatts」』
第一,請先把裝置容量和發電量分清楚,GW是用在裝置容量上的功率單位,而不是用在發電量上的能量單位。
第二,我的原文討論的是未來十年,也就是2015年到2025年的再生能源發展,不是過去十年。資料引用自美國能源部出版的年度報告”DOE/EIA-0383(2014): Annual Energy Outlook 2014 with projections to 2040“,其中MT-19的圖表。也可以參考2015的版本,數據並沒有相差太多。
2. 陳方隅:『從這MT-19的圖表上來看2010~2040的再生能源發電預估有,這三十年成長超過100GW,而作者只是截取一段告訴大家說這十年間只有10GW,資料只看一半。』
答案很簡單,因為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不是線性的。就算30年增加100GW,但圖表上很明顯指出未來10年只增加10GW。這是最基本的圖表閱讀能力。
3. 陳方隅:『更大的問題在於,EIA並不是能源部的「政策規劃」,而是「統計與預估」的單位而已,』
所以陳方隅現在承認宣稱的「美國能源部政策目標」沒有統計數字支持。一個沒有統計數字支持的口號,並不叫作可行的規劃。隨口聊聊可以,傻傻地當真就糟糕了。勿忘當年超英趕美大躍進的「政策目標」啊!
4. 陳方隅:『能源計劃不會有人只規劃十年的,能源部對每個「個別再生能源」的規劃及正在做的事情都遠遠超過十年以及10GW這樣的規模。』
所以我說,那個官方數據呢?事實上,對於一般電業已自由化的國家,幾乎是沒有針對特定某項再生能源制訂個別的長期目標,因為一切都是價格決定的。頂多只有總再生能源佔TPES或是發電比,自然找不到個別項目的目標了。若是真有那個國家目標,又該是由哪個州買單?
核災成本非常低?
5. 陳方隅:『報告當中針對不同年齡層/性別、四個不同區域的人做了不同的評估,在某些高汙染區,罹癌的風險(risk)是上升的,而且報告中用「however」來做轉折。』
根據WHO報告,福島內的兩區域受到輻射影響最大者,預估其於災害一年內之輻射有效劑量在12-25 mSv之間。在其中最高劑量暴露的地區做預估終生罹癌風險評估,可以被視為「用最壞的情況來做計算」算最壞的數值,而避免數值被低估。
拿血癌(白血病)來說,男姓於嬰兒期暴露,預估終生風險會增加7%;而以乳癌來說,女性於嬰兒期暴露,預估終生風險會增加6%;腫瘤概擴而言,女性於嬰兒期暴露,預估終生風險會增加4%;而對甲狀腺腫瘤而言,女性於嬰兒期暴露,預估終生風險會增加70%。
這些數值為相對基期增加的比例,而非絕對比例。由於甲狀腺發生的比例基期本來就很低,即使大幅度比例的增加(70%),仍然只是絕對數字的輕微增加而已。舉例而言,女性的終生甲狀腺癌機率僅僅0.75%,而輻射最重災區,僅增加了0.5%而已。
這些估計數字都是福島最重災區的估計,而是次重災區的機率僅為災區中心的一半。而幼童以及成人的預估機率也較嬰兒低。
6. 陳方隅:『除了「癌症」外,報告還列舉了一串輻射可能造成的影響:Health effects other than cancer may include thyroid diseases (nodules, dysfunction), visual impairment (lens opacities, cataracts), acute skin reactions, hematopoietic, gastrointestinal and neurovascular disturbances, depending on the dose range(不是我的專業,看不懂,所以直接列出來,粗體為筆者所加)。這一大串可能核災有可能造成的疾病,作者似乎完全都沒有考慮。』
英文不好可以查字典,該段只是列舉輻射相關的疾病,最後一句「depending on the dose range」很重要,中文的意思是「取決於劑量範圍」。有量化概念的人,應該去看看劑量是否達到影響健康的門檻,而不是以「可能」這種模糊的字眼來誇大風險。
7. 陳方隅:『也就是說,WHO及IAEA報告的確說明評估結果,「對大部份區域來說,癌症的發生機率沒有上升」,但是,(1)最高汙染區的癌症機率是有上升; (2)除了癌症外的其他後遺症,我們目前不知道影響是什麼;(3)該報告指出,他們做的科學評估有許多不確定性存在(抽樣方法、估計模型、時間長短),尤其是不知道每個人接收到的輻射量有多少。』
如前所述,福島核電廠附近最嚴重的汙染區,其輻射劑量也只有12-25 mSv。以目前的輻射醫學知識,確定會增加致癌率的劑量是100 mSv以上,而輻射相關職業人員的法定劑量一般是訂在50 mSv左右。順帶一提,在流行病學統計上,每額外受曝100 mSv輻射劑量,增加的致癌率約是0.5%。
WHO報告中提到「最高汙染區的癌症機率是有上升」、「有許多不確定性存在」、「不知道每個人接收到的輻射量有多少」,所以採用了非常保守且具爭議的線性無閾模型(LNT)。但在這樣的不利評估之下,WHO報告仍然寫明:「對健康的風險很低,而且並沒有觀察到預期的癌症增加率。」(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has concluded that the predicted risks are low and no observable increases in cancer rates are anticipated.)
8. 陳方隅:『實質上的風險更是無法忽視。現在福島電廠周邊還有7~10萬人無法回到居住地,因為禁令還未解。如果科學可以確定福島事件中的輻射沒有危險,或許核電廠周邊的人們不需要等這麼久還無法回家。』
因為政府造成了恐慌,對輻射的恐懼才是殺人兇手。日本政府無視IAEA的疏散建議(5 km),訂下過大的疏散範圍(20 km),導致死傷人數比不疏散還高,數萬福島居民無法回到居住地。這就是不懂科學的代價。
9. 陳方隅:『事實上,也就是這些不確定性存在,所以現在該區域生產的東西沒人敢買、價錢變很低,這些也應該是核災的風險才對。即使現在許多人大力宣傳「輻射其實不嚴重」,或一直說以上這些都是錯誤資訊,但是,核災發生後,其他地方人們的恐懼是一定會出現,我們無法視而不見。』
最後再強調一次,福島當地的食物沒人敢買,甚至福島當地的人受到歧視,這些的確是核災的風險,但並不是核電廠造成的,而是散播輻射恐懼的造謠者。
你今天成為幫兇了嗎?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