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專欄作家

從FinTech看兩岸金融發展

台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吳孟道

近年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及網路全面普及,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及群眾募資等結合網路與電子科技的金融服務,逐漸取代傳統金融服務行為。而這些行為模式,其實都是在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這個廣泛定義下的應用。

FinTech,這個由金融(Financial)及科技(Technology)組成的新單字,已經形成一股新的潮流趨勢,正逐漸改變全球金融世界的運作。《經濟學人》在今年5月的一系列國際金融特別報導中,首篇就以「Slings and arrows」這個哈姆雷特中的經典名句做為標題,描述未來銀行業處境,將受到新興科技業的無盡磨難。(Financial technology will make banks more vulnerable and less profitable.)

其實,《經濟學人》下的標題,以現階段來看,確實十分貼切。但若將時間拉長,所謂的命運之石與箭(slings and arrows),可能不是如同附骨之疽的厄運,而是趨使金融業改變的引擎與助燃劑,是正面而非負面的字眼。

任何新興科技的崛起或創新應用,總會對原本產業造成極大衝擊,但另一方面,也會逼使產業加速升級與轉型。換言之,傳統金融體系可以借助FinTech提升效率,而FinTech則可以利用金融體系既有的基礎(包括用戶與設施),加快發展並推廣至普羅大眾。長遠來看,兩者應是相輔相成的。

上週,金管會大動作宣布,台灣將仿照英國及新加坡,在9月底前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全面發展包括數位金融、機器人理財、大數據應用、雲端及物聯網建設等結合金融與科技的創新金融服務。步調雖然晚了點,但方向總是正確的。只是,原本該由產業或廠商本身自發地轉型升級,現卻由政府政策來驅動,不免予人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更不用說,在FinTech概念剛引進台灣時,有部分金融業者曾經天真地以為,這不過是把原本金融服務透過電子科技或網路加值化的一種過程。新創的金融科技,對於既有金融營運與獲利,不會構成太大威脅。在這樣的認知下,發展自然被動且滯後。

對照大陸在FinTech方面的發展,起步雖然也明顯落後英美等先進國家,但隨著阿里巴巴、騰訊及百度等電子商務業者快速崛起,現在發展已非吳下阿蒙,甚至隱然已跟上國際最新潮流。原因就是大陸發展是由民間力量開始,帶動市場革新,進而迫使政府政策跟著調整。特別是在法規部份,配合FinTech需求,大幅鬆綁不合時宜的規定,甚至訂定全新法規,以創造符合FinTech全面發展的數位化金融環境。

大陸總理李克強近來不斷在公開場合強調「互聯網+」的重要性,甚至在今年3月的《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推動互聯網金融發展。目的就是利用民間發展FinTech的力道與趨勢,借力使力,帶動大陸金融新一波的革命與創新。

過往在諸多討論兩岸金融合作的研討會上,台灣的金融學者或業者,總是喜歡誇口說台灣金融發展歷史悠久,市場化經驗多麼珍貴、多麼值得大陸學習借鏡。但卻忽略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經驗這種東西是時代的產物,一旦牽涉到未來或創新事務,過往的經驗不見得可以發揮用處。

未來,面對FinTech的潮流趨勢,兩岸金融的交流與合作,將不再局限於傳統金融經驗分享,更重要的,或許是最新金融科技發展的心得互換。若是頻頻出現台灣向大陸取經的畫面,應該也不足為奇。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9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0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0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1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