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 李祖舜
平均發給每個台灣人新台幣100元,到底是能幫助振興台灣經濟什麼碗糕?
在新冠肺炎衝擊台灣各項產業之際,行政院拋出紓困特別預算案,編了600億元來減緩疫情對台灣經濟的衝擊,其中經濟部與文化部特別決定未來等疫情緩和後,將推出23億元振興抵用券的方案。
如果拿23億元平均分攤給2300萬國人,平均每個人分到可以消費的補助額度就是新台幣100元,如果參照速食界龍頭麥當勞所刊登的廣告,剛好可以提供2份超值早餐,或是到超商買10顆茶葉,這種發放振興券的方式,肯定讓人民超級無感。
其實,蔡政府搞出這麼無感、完全幫不了振興經濟的搞笑案,也不是第一回了,去年底經濟部配合交通部「擴大國旅秋冬遊」旅遊補助方案,發送200元夜市抵用券,使用期限只到今年2月底。經濟部統計,發出的1032萬張夜市券中,截至2月中旬仍有454萬張未使用回收,換算夜市抵用券的使用率只有56%,顯然民眾對要靠去夜市消費來搶救台灣經濟的點子並不怎麼捧場買單。
而這回規畫發放振興抵用券,雖然同步規畫了適用運動賽事的加碼措施,但是大方向還是綁定住宿發放,以每房800元為限。如果人民還是因為懼怕疫情而放棄出遊,這張振興抵用券,大概還是無法搶救已經進入加護病房的觀光旅宿「慘業」。
談到興抵用券,許多人還是會拿它來跟2009年因應國際金融風暴時,馬政府所推出的「振興經濟消費券」政策相互比較。當年政府舉債858億元發行振興經濟消費券,讓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了363億元,經建會評估消費券對於GDP的貢獻度約0.28~0.43%,雖然不如先預期的0.64%,但還是有一度的效果。
如果拿發放規模相比,振興抵用券只有消費券的2.6%,換算對於GDP的貢獻度,大概只有不到萬分之0.8,這是要怎麼刺激民眾消費?恐怕沒人會給出讓人認可的答案。
蔡政府說,振興抵用券可以用於全台14萬家餐飲業、28萬家商圈業者、1萬家市攤商,還有近一萬家藝文產業店,看起來好像真的是雨露均霑,但還是前面提到的數字,平均每個國民分配到的金額只有100元,而平均每家商家只能分得5000多元,想要靠這個小錢搶救產業慘境,可說是癡人說夢。
如果把振興抵用券只列為蔡政府拯救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導致國內經濟危局的藥方之一,大家把眼光放大到日前獲得立院三讀通過的新疫情困特別預算600億元,聽起來好像比振興券的23億大上好幾十倍,但依舊在國際間上不了檯面,舉例來說,香港編了4600億元,新加坡編列了1350億元,南韓的2958億元,蔡政府編列搶救經濟的手筆,可真是小兒科到了極點,難道,蔡政府是真的搞不清楚現在台灣整體產業所面臨的慘境有多嚴重嗎?
其實有個解釋可以說明,為何面對緊急疫情衝擊的慘經濟,蔡政府只肯出小氣地掏出這點預算應付。這是因為蔡英文在2017年9月時推出了規模8800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但至今2年半來投入了2、3千億元特別預算,還是看不到什麼明顯得的經建成果,反倒擠壓到了在真正經濟危困時產業與人民需要補助的空間與額度。
文章最後,再回到最先談到的振興券。可憐的台灣人還真的該羡慕屬於中國特別行政區之一的澳門人民,為了抗疫搶救經濟,澳門政府大手筆的發給每位澳門居民折合約新台幣10000元的消費券。澳門迄今只有10個確診病例,相較台灣的50個以上的確診病例,就知道蔡政府對台灣人有多麼小氣了。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