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會員 宋磊
2016年蔡政府上任至今,因兩岸因素導致台灣接連失去五個邦交國,外交部為挽回頹勢,特別強調優先和理念相近的國家交往,並且和有實力的國家進行交流。
大體上,外交部的作法並無太大失誤,在此原則下,1日外交部正式宣布和非洲的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外交部先以慶祝之姿宣布台灣在國際外交上擁有重大突破,後又聲稱未來兩國可能進行建交。對於台灣在非洲地區所增設的代表處,客觀上確實利於台灣在非洲進行農業、醫療方面的交流,透過國際人道的精神發揮台灣所常確實必須給予肯定,但如要說台灣在外交上擁有重大突破,不免讓人質疑何謂外交突破?
一般來說,建交仍是一個國家在國際上被承認、接受的最好證明,無論是以中華民國為開頭,或是以台灣作為標籤,均利於我國在國際上的外交空間,只是2016-2020期間台灣已失去五個邦交國,加上台灣無法正式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與國際民航組織,台灣在外交上明顯受挫,其中不乏有多年交往的巴拿馬宣布與我國斷交。
我們固然可以將外交上的失利完全歸咎於北京當局的打壓,而將中共當局批的一無視處,但對於在「索馬利蘭」增設代表處視為外交突破,恐怕會貽笑國際社會,畢竟在真實的外交場域中,實質邦交的意義絕對大於互設辦事處,加上對方在國際社會也是處於弱勢國家,經濟上必須仰賴國際社會支援,台灣不但必須花費相當多的心力與金錢投入在該國,無論是對方的實力與國力來說,對於台灣的幫助極為有限,這怎麼能說是外交突破呢?
所謂的外交突破,指的是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或是旗下的功能性國際組織;或是我們透過台灣的標籤和其他國家發揮正常的外交功用,並且在外交實務與兩岸問題中取得平衡。當以上所述皆未成形時,台灣的外交處境仍舊未變,我們依然受制於「一中」限制,而國際上的「友台力量」依然無法改變台灣的宿命與兩岸關係的枷鎖。
對於台灣而言,期待被國際承認永遠是政府努力的目標,無論是以中華民國或台灣為國號,外交部皆嘗試做出重大突破,只是外交突破不光是台灣說的算,「代表處」的設置絕非視為外交突破的代表,以本文的觀點來說,「代表處」的功能與意義仍無法和「使館」相提並論,無論以層級或功能來說,「代表處」永遠無法改變台灣的外交處境,這絕非外交人員的努力不足,而是國際政治的現實讓台灣不得不低頭面對。
換言之台灣必須誠實面對自身外交處境的困難,杜絕不實的政策宣傳,宣導真實的國際社會實情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表現,畢竟外交現實絕非亞於國內的政治殘酷,若一再陷入坐井觀天的政策宣導,將更加反映政府不願面對真實的國際環境。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