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台積電在美國、日本、德國都正在或即將新建晶圓廠了,每隔一段時間,當地人力不足的問題,都會被提出來討論一番。其實,有解方的,而且,台積電很可能也正在往這個方向規劃。
先說解方:就是人工智慧。說的詳細一點就是,工廠內的真人工程師可以減少,由人工智慧系統取代他們的工作。
這個系統必然擁有巨量的感應器、實時蒐集廠區內的大量數據,再透過各種通訊線路,把這些裝置蒐集到的各種資料,傳輸到訓練好的人工智慧系統中,監督整個晶圓廠的一舉一動,人工智慧系統即可據以來調整各種參數,即時優化製程。
其實,自動化的無人工廠,世界製造業大廠,早就行之有年,也有人稱之為「關燈工廠」,意指照明用的電費都省了。那麼,半導體産業中有沒有實例呢?也有!
2021年,全球最大汽車零件供應商之一的德國博世集團(Bosch),在薩克森自由邦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完工了一座十億歐元投資額的12吋晶圓新廠,就是這麼做的,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觀看Bosch在 youtube上的一段報導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xceYNDbWU&t=17s。注意,Dresden也是歐積電(ESMC)的設廠地點,合理的推斷,台積電一定知道博世的做法,其至考察過?
博世當時稱這座新廠為「未來工廠」,強調「人與機器聯手」 (Humans and Machines Team Up),除了利用人工智慧來優化製程之外,還為現場工程師配備執行「擴增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的「資料眼鏡」(Data Glasses),這樣一來,遠在外國-譬如荷蘭 ASML-的工程師可以直接「看到」現場,而提供維修建議,省了跑一趟的時間。
我們可以大膽想像,更進一歩,位於鳯凰城TSMC Fab21的管理中心,一定要設在當地嗎?如果外地工程師可以遙控,那麼美國Fab21的美國員工,下午5點要準時下班,沒問題,Go ahead~咱們台灣這兒,正好是第二天早上8點,勤奮的台灣工程師早就來了,可以接手,如此即可把當地值夜班、加班費貴的的工程師數量又減少一些。
我們在這兒野人獻曝可不成,台積電有沒有這麼做呢?
上個月22日,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 268次公亮紀念講座,邀請到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主講,講題是“TSMC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在人工智慧時代下的台積電〉,主旨很明確,就是TSMC未來要大量自動化。劉德音雖然基本上看稿講,偶爾也脫稿,他提到跟自己買了許多晶片的Nvidia市值大漲等等,也提到台積電關注到「生成式AI」的突飛猛進。這項進展-使用自然語言下達指令-更可以使得自動化的效率再提升。
Q and A階段,一位退休官員,也聽出劉德音的重點了,提問:「那你們要用 AI 如何自動化來減少人力需求呢?」劉德音輕輕閃躲了,沒有正面回答,理由也不難想像,就算台積電已經胸有成竹,也不必敲鑼打鼓,可以留做「籌碼」,未來跟各當地政府談判之用。
擔心台積電海外設廠人力不足的小股東們,也許可以稍稍放心一點了?
圖為作者提供:現場工程師透過 AR眼鏡讓遠方的工程師也可以看到 Fab內的情況。取材自Bosch的宣傳影片。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