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烏凌翔

台灣的邦交國 又窮又胖-全球化效應?

16 7 月 , 2019  

資深媒體人  烏凌翔

中華民國的邦交國目前有17個,蔡英文總統這回訪問加勒比海四國: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聖露西亞;另外在南太平洋上還有6國:諾魯、帛琉、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索羅門群島、吐瓦魯。一般印象中,這些小島國都不太富有。

中文形容一個人發胖,常用「福態」或「富態」來形容,隱含有錢人吃的好,才會胖起來。現代人注重養生,富人怕營養過剩,並不追求福態,但要說窮人比較容易發胖,似乎也怪怪的。

然而,衛生署前副署長宋晏仁退出官場後重新執壺,專研糖尿病、過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療法,他比對《World Population Review》,發佈了「2019全球最胖國家調查名單」(http://worldpopulationreview.com/countries/most-obese-countries/)赫然發現:台灣這些邦交國,竟然都在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諾魯蟬連冠軍,帛琉、吉里巴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與吐瓦魯連續兩年都名列前10之內,馬紹爾12,貝里茲15。

筆者又查了其它機構所做的類似調查(https://www.msn.com/en-us/finance/markets/the-world-e2-80-99s-fattest-countries/ar-AAzWj43),排名或有不同,但常勝軍都是這些熟面孔。

因此,說台灣的邦交國「又窮又胖」,聽起來雖不太禮貌,但好像也不離譜?不過,這可不只是一則趣聞。

宋晏仁醫師又比對了另一份調查:「世界糖尿病病患最多國家排行榜」(https://www.worldatlas.com/articles/countries-with-the-highest-rates-of-diabetes.html),馬紹爾群島、 吐瓦魯、諾魯、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分別搶佔前1、2、3、5、9名!真慘,他們不僅又窮又胖,而且還為病所苦。宋醫師判斷這些國家的國民並非自古即如此,而是近年飲食內容改變了,換言之,他們早先或許也不富有,但不見得就很肥胖,更沒那麼多糖尿病患。

譬如諾魯,一位旅行攝影家的部落格中(https://paleyphoto.photoshelter.com/image/I0000LJmHUW5_JkM),描述了諾魯人古早的主食是海鮮、與椰子,很天然,但是近10幾年來,島上來了很多華人開採磷酸鹽(phosphate)-就是常年累積下來的乾島糞,現在島上幾乎全是中餐館,諾魯人的主食也變成蛋、鹹肉、以及大量的米飯。

諾魯不是個案,前述幾份報告都提到,這些窮國的人民近年來,大量改為食用進口的料理食品,雖然價格低,但是富含高糖、高碳水化合物。是誰製造這些人工食物、輸入給他們呢?筆者注意到全球肥胖國家排行榜、前段班的窮黑小國之間,竟然有一又富又強的已開發國家,有些刺眼,那就是高居16名的美國,可說是「又富又胖」。

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肥胖報研究告中(https://www.oecd.org/els/health-systems/Obesity-Update-2017.pdf),美國也高居榜首,而且體重數字遙遙領先其它發達國家。

筆者沒有做足研究,不能直接指責山姆大叔即是前述島國又窮又胖的「幕後推手」,但是,合理推測,至少可以說,全球各地人們飲食的改變,是全球化的一個結果,而肥胖與相關疾病,則是全球化的一個副作用。

全球化是一個還有爭議的概念,有學者認為它是世界經濟、通訊科技、國際貿易與金融等多面向變革的一種現象,也有學者認為它不過是資本主義跨越國界的一個新階段。不論如何,擁有最多跨國公司的美國,最有能力、也最致力於推動全球化是學界共識,所以有人稱全球化根本就是「美國化」。

在老美所推動的美國制度、價值、文化、生活方式中,飲食習慣恐怕是滲透世界各國最深遠的一個層面了。譬如連敵視「美帝國主義」的中共,都沒擋住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可口可樂的魅力。結果,在接受美式飲食文化的同時,也連帶接受了這種食譜造成的後果:本來就以澱粉為主食的中國人不但站起來了、強起來了、也胖起來了。

一個好消息是,台灣在全球肥胖排行榜上排名「不佳」,算是後段班。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