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陳徵蔚

台灣東北角「保特瓶海」

15 10 月 , 2021  

健行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PADI潛水教練 陳徵蔚

穿上裝備,咬著調節器,跨步入水。我的任務,是在全員出動前,探勘海底垃圾位置,並且以浮力棒標定入水點。

風浪不大,水溫約28度。下潛後,海色因風浪揚沙帶著淡淡黃濁,能見度約5-8米。

利用指北針,我按照船長所指引的方向,與海岸平行移動,保持在等深線12-14公尺範圍內,迂迴前進,搜尋垃圾區域。

不久,面積超過籃球場的「保特瓶海」映入入眼簾。

不計其數的保特瓶沉在海底,隨波盪漾,其中有許多因為海水鹽分、陽光紫外線的雙重侵蝕,加上波浪拍打,已然碎裂成數不清的塑膠破片,在水裡載浮載沉,彷彿透明海帶味增湯。

這場景令人心碎,但我無暇傷感,迅速取出浮力棒,充氣放上水面,並且確實將線軸固定於海底石塊下,以標定正確位置。

這裡,是潛水員們稱為「海大後花園」的潛點,向南望是海洋大學,西北方則是八尺門漁港。不遠處,社寮橋以優美的弧線橫跨海面。

或許是因為地形、海流的關係,這個原本應該是珊瑚覆蓋率佳、生態豐富的區域,聚集了大量保特瓶,數量之多,看過的人都為之震撼!

很多人問我,海洋垃圾是真實的嗎?或者只是媒體炒作出來的?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只要親眼見過這片「保特瓶海」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千真萬確!」

這些垃圾究竟來自於何方?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是MIT台灣製造。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潛水員發現來自於「崑崙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六度寺村」的保特瓶,這顯示中國大陸也是海漂垃圾的來源之一。由此可知,海洋垃圾汙染是全球危機,牽一髮而動全身。隨著洋流,日本、中國的垃圾會漂來台灣,而台灣的垃圾,也會漂向世界。所以,我們應該拋下過去「自掃門前雪」的心態,積極採取行動,緩解一次性塑膠的問題。

中國大陸也是海漂垃圾的來源之一。

保特瓶也是一種「一次性塑膠」,用完即丟,真的很方便!但是,當潛水員跳入海底去清理時,不但危險,同時也很辛苦。更重要的是,大件的塑膠可能會被海洋生物吞食,造成死亡。而塑膠破片與微塑膠,問題更加嚴重。它們會吸附各種毒素、環境賀爾蒙,然後透過飲用水、食物鏈進入人類的生活中,持續毒害著我們。澳洲紐卡索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球每週人均塑膠微粒攝入量將近2,000顆,重量約5公克,大約等於每人每週吃下一張信用卡。

如此嚴重的問題,我們不得不採取行動!

下海清除海洋廢棄物,這只是治標的方法,目前重點在於「撿塑不如減塑」.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這樣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如果可以,請自行攜帶餐具、餐盒、杯子吧!如果帶了杯子卻找不到乾淨的飲水,推薦一款「奉茶App」,它可以顯示離你最近的取水點,然後導航帶你去裝水。

「減塑」之外,回收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在過去,大部分製造瓶裝水、飲料與一次性塑膠產品的廠商,並不負責回收廢棄物,反倒將這些成本轉嫁到政府與環保人士身上。簡而言之,製造者賺錢,別人卻必須花錢去淨山、淨海。這就是所謂的「內部成本外部化」(externalizing the cost)。


高雄的ARM回收便利站(Automated Recycle Machine),回收點非常多,每回收四個保特瓶或鐵鋁罐,就可以換取一元一卡通回饋金。

幸好,近年來逐漸有企業注意到這個問題,也願意負起社會責任。因此,地方政府與企業、學術界合作,開發了一些回收機制,協助解決保特瓶問題。高雄的ARM回收便利站(Automated Recycle Machine),回收點非常多,每回收四個保特瓶或鐵鋁罐,就可以換取一元一卡通回饋金。台北iTrash智慧城市資源回收機,基本上有收垃圾、回收保特瓶鐵鋁罐、回收廚餘的功能。丟垃圾按照重量使用者付費,而每回收10個保特瓶,可換一元悠遊卡加值。如此一來一往,目標在於減量與回收。在台南,則有TOMRA以及ECOCO自動回收機,都可以讓民眾回收保特瓶、鐵鋁罐,換取禮卷或點數。

除此之外,製造瓶裝水、飲料的業者,或許還可以多做一些努力。目前海洋保育署與地方政府都有編列經費進行海洋清潔,而製造這些一次性塑膠垃圾的源頭,是否也應該要編列預算,支持海洋清潔的行動呢?這些年我去了台灣不少海域,清除海底垃圾。每次活動,總是不缺熱血的潛水員,缺的是經費。因此,這些製造保特瓶、販賣瓶裝水與飲料的業者們,實在應該站出來,為「撿塑」出錢出力,不是嗎?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