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國民黨發言人 胡文琦
針對日前甫結束的台灣「四大公投」結果,一個有趣且詭譎的數據是,綠營所執政的基隆、桃園市與新竹市,公投同意票數均贏過不同意票數,而藍營所執政的縣市,在扣除「互有勝負」的新北市與台中市之外,彰化市、雲林縣以及嘉義市的則是「綠營勝出」,由不同意陣營勝過同意陣營,多數的分析與評論基本上都認為台灣的政治版圖仍呈現著傳統上「北藍南綠」的格局。
嚴格來說,「四大公投」的戰線,從一開始的食安、環境乃至是能源分散戰略抉擇的「民生與民之所欲領域」,在藍綠兩黨都「有意、無意」的政治操作下,兩邊儘管確實有「武器不對等」的齟齬,「四大公投」確已質變為藍綠意識形態的「政黨對決」態勢,也正因為如此,四大公投的最終票數呈現出「藍綠『基本盤』」的最新政治盤整。
然而,一個令人好奇的問題是,為何在公投勝選之夜的當下,台灣人民除了看到蔡英文總統依循文青往例「讀稿機」的定義四大公投所代表的政治意義時,竟未以勝利者的姿態「乘勝追擊」的接受媒體記者提問,吾輩即可發現其中存在著若干的貓膩與日後可能禍患無窮的危機所在。
進一步來說,檢視「四大公投」的內容,扣除「公投綁大選」與「反萊豬」二案外,有關「珍愛藻礁」與「重啟核四」,均屬連動「安全能源」的政策範疇,為何蔡總統不利用「『41趴』民氣可用」的機會,再一次完整呈現她所曾信誓旦旦的「5 :3:2能源」政策,已不小心透露出其後若要完成532的政見願景,已變成是「沒有回頭路」且近乎像是電影「不可能的任務」的艱難窘境,其實,真的不用郭台銘董事長的「示警」台灣明年會缺電,目前依據能源局所公布2020年的能源統計資料,全國總用電量達2710億度,較前(2019)年成長55億度,漲幅約2.4%的趨勢,此際服務業部門雖然減少了約5億度的用電,唯其中的住宅與工業部門則呈現出「各增加約30億度用電」的成長幅度。
此外,在109年台電系統發電量為2,389.3億度裏,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到80.2%,包括燃煤的36.4%、燃油1.3%、燃氣40.8%、汽電共生則只有1.7%(不含垃圾及沼氣)等,「再生能源」的占比也僅僅達到5.8%的「殘酷事實真相」下,兩相一來一往加減下,台灣的缺電已不是「可能的黑天鵝」,而是非常明確的「黑犀牛」時代來臨。我們只需從近期在台電已成口號式「饋線跳脫」的「諸多停電事件」,乃至是「史上第一次」出現在秋天「合法」,但明顯是「不得不為」的「降載5 趴內的『偷電』做法」,台灣缺電已是蔡政府爾後不得不正面迎戰的最大民怨破口所在,遑論蔡政府一再宣稱「台商回流」設廠用電的激增可能。
此外,在台灣過去十年用電增加百分之14的「科學數據」下,且號稱是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用電業於2017年已突破100億度的額度下,已占比全台百分之5,而在未來新建南科三奈米與竹科寶山二奈米的「全力拚經濟」努力下,估算2025年將達占比全台百分之8,且之後還會更高的用電需求挑戰下,檢視日前台積電資深副總何麗梅有關購置「綠色再生能源」的「官方說法」後,我們只能說,其實,「缺不缺電」就像是「預算分配」一樣的邏輯,「餅就這麼丁點大」,如果不能真正增加「穩定的『基載電力』來源」,而不是像現行台灣最缺電的日子其實是在夏天,但「大約會是在冬季」卻才是台灣穩定東北季風的風力來源下,不管蔡政府再怎麼變「朝三暮四」或「暮四朝三」的小孩子騙人魔術,一句話,海水退去了,誰沒穿褲子就會露餡了啊。只不過,到時最倒霉的人,還是「歡喜做、甘願受」的台灣人自己啊。
(照片來源:Taiwa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