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專欄作家楊泰順

中間選民的迷思與國民黨定位

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楊泰順

在接任黨主席的就職演說上,吳敦義以「讓人民更幸福,讓台灣更美麗」為主題,勾勒了他對未來重振國民黨的策略與方法。但平心而論,通篇演說缺乏政策框架,難免顯得空洞。

吳提出要以「爭取青年認同」與「經濟發展」兩重點擴大社會對國民黨的支持,但兩者其實二而為一,因為沒有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黨再努力提拔青年從政,甚至落實「青年公共事務服務隊」,青年人也不可能歸隊。談到經濟發展,則又不可避免與兩岸政策連結,但吳對此除了喊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或「推動兩岸交流,促進互利雙贏」等口號外,在關鍵性的一個中國概念上並沒有充分表述。或許因感受不到國民黨的積極性,北京政府以不發賀電透露失望。

吳的演說似乎深陷「套套邏輯」的陷阱,因為如果不能在兩岸關係上取得突破,在野的國民黨目前並沒有任何挽救經濟的神器;若缺乏讓人信服的經濟振興方案,這些老藍男也不可能在青年認同上贏過民進黨。但若要在兩岸關係上取得突破,國民黨卻又必須承擔親中賣台的風險,也許擔心本土票或中間選民的流失,吳敦義選擇模糊以對。

一般認為,在兩岸政策上,吳有意回復馬前主席的中道立場。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馬的中道立場並未成功凝聚國民黨的支持者,否則在兩岸交流的榮景下,國民黨何以卻在2014與16遭逢選戰的大敗?

吳的算計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從歷次的民調結果分析,總有約五成的受訪者表示不屬於藍綠,自認為中間選民。故而,吳企圖以站穩中間路線,爭取這一大塊選民的支持。乍看之下似乎不無道理,但中間選民是甚麼?在哪裡?

半個世紀前,研究政黨的知名學者杜瓦傑便已指出,「選擇左右兩端,或非黑即白,是人的本能趨勢,故中間路線只存在於理性論述,並無法吸引選民選擇成為凝聚政黨選票的號召。」杜瓦傑分析,歷史上的中間政黨往往肇因於執政黨分裂,或反對陣營的合縱連橫,很少來自選民的認同,故而在政黨發展史上,中間政黨的特質便是不穩定。

行為研究興起後,過往認為中立選民較為理性的觀點,也受到經驗證據的顛覆。政治學者發現,民調中自認立場中立,或較晚決定支持對象的選民,往往趨向政治冷感,這類族群多數資訊不足,在選舉中棄權的比例也偏高。換言之,在藍綠對決近四十年的格局下,國民黨採取模糊化的中道路線,不僅造成自己基本盤的渙散,對中間選民也未曾有任何的感動,甚至最後還得靠買票吸引這些選民投票。川普的狂言、民進黨的暴力應該都曾讓中間選民感到疑慮,但這兩者都贏得選舉,這個訊息難道還不夠明確?

建議國民黨勇敢說出與民進黨的差異性,絕非鼓勵說大話走偏鋒。政黨雖然必須分據左右兩端進行競爭,但朝野政黨的距離其實取決於執政黨的定位,在野黨不得過於冒進,否則便讓執政黨有見縫插針的機會,民眾當然也不會認同一個為反對而反對的政黨。政黨策略大師唐斯早就說過,在野黨的最佳策略便是附和執政黨受歡迎的政策,只針對不得人心的部分提出相反的主張。以今天的藍綠競爭態勢觀察,國民黨必須更明確的主張親中、恢復核電、反年金改革(堅持政府誠信);至於前瞻計畫、課綱爭議、一例一休就讓民進黨去玩,因為這部分的選票影響相當分歧,無助於政黨認同的建構。

許多政治觀察者指出,蔡政府支持度儘管持續下跌,但國民黨的支持度卻也未見回升。這其實不足為怪,當多數執政聯盟開始崩壞前,首先出現的便是「政黨解構」(party de-alignment)的現象,亦即執政黨的支持群出現徬徨但對在野黨依然充滿不信任。解構過程有時長達十餘年,卻也不意謂在野黨必須等這麼長的時間才能重返執政,因為當執政聯盟一旦開始崩解,在野黨若能以明晰的訴求整合傳統的支持者,勝利還是歸於團結的一方。但此時的在野黨若企圖以模糊的策略吸引對執政黨失望的中間選民,則恐怕偷雞不著蝕把米,不僅轉向的中間選民無法找到新的認同,自己原來的支持者也可能因失望而轉為政治冷感。馬英九執政時原本有機會建立穩定的多數聯盟達到政黨重組(party re-alignment)的目標,但過度迷信中道卻最終導致國民黨失去政權,殷鑑不遠,新的國民黨領袖應引以為戒。

圖片引用:中國國民黨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0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1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1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1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