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烏凌翔

中美博奕:不利用疫情來削弱對手,就不夠資格稱霸

31 3 月 , 2020  

資深媒體人  烏凌翔

想像一場爭霸比賽,規則是,不論你的敵人或朋友都被邀請,已經確定有一位魔王級的參賽者是超強,誰都不可能勝他,但是誰也不能拒絕參賽、更不能投降,唯一的希望是魔王在一段時間後,不知為何,會暫時離開賽場。這時你該如何設定策略?

號召所有參賽者結成「命運共同體」,齊心協力抵禦魔王?或只跟朋友結盟?或一邊抗敵、一邊趁機,騰出空來把也被魔王欺負的很慘的敵人踹上一腳?因為,等魔王離開後,自己就能稱霸了?

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刊出一篇評論〝How China is planning to use the coronavirus crisis to its advantage〞,可以譯為「中國正如何計劃利用冠狀病毒搶佔先機」(https://reurl.cc/qdOZAg),文中引述一個「後病毒戰略」的概念,來自一家「地平線顧問公司」的報告,(https://is.gd/zbQ6zf)。《華盛頓郵報》的文章與做為依據的報告,所揭櫫的中共戰略,就是文首想像故事中策略之一; COVID-19就是魔王。

問題是,這求勝策略很稀奇嗎?

美國從一戰以後,走出「門羅主義」1823年以來近一百年的意識型態,漸漸從低調在美洲「韜光養晦」,勇武轉身為「世界警察」,1989年蘇聯垮台後,更晉身為世界首強。建國200 多個秋冬,豈不知利用「歷史機遇」的重要性?

中國1978年底吹響「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號角,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國力大增,之後大量金援與經略非洲,再推「一帶一路」跨亞進歐 - 近來世界衛生組織 WHO秘書長譚德塞被戲稱為「譚書記」,更顯示各種國際組織其實無法扮演自由制度主義者描述的「資訊透明、互惠合作、降低成本」等功能,只能成為強權大國的工具 - 在在顯示中共也記得中文「危機就是轉機」的智慧;宣傳上也常用「多難興邦」自勉。

所以,《華盛頓郵報》的觀察沒錯,但是評論文章引述的報告,似乎對中國不夠了解:地平線公司的報告,大量引用網路上中共各媒體的一些「建言式」文章,就斷言「中國也不諱言…也承認…他們正在…」,不免對所謂中共「後病毒」的戰略,觀察失之精準。

何以如此說呢?沒錯,在中國,從上往下看,黨管一切,不姓黨的媒體言論也受共產黨的管制,但絕不表示能上刊的文章,即是黨的決策,尤其這種攸關未來國運的大戰略,不可能是幾位學者、研究員可以決定的。

但是,由下往上看,在中國,所有跟外貿、外國、外交,甚至外文…等「外」領域沾上邊的單位,都是共產黨的智庫,日日時時都殫精竭慮,為黨國進言;也希望有一日,自己的建議報告,能一關一關上呈到最高領導的桌上。

所以,只能說,中國的疫情也許確實比歐美西方國家要早一步緩和,「智庫們」竟然開始思考「後病毒」戰略了!不但自由世界不得不提防,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觀察到大陸網上「和平統一無望」的「疫後算帳」說法,台灣也應嚴肅以對(http://www.my-formosa.com/DOC_154969.htm)。

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密爾斯海默(Mearsheimer)建構了「攻勢現實主義」,其中最重要的大前提就是:強權大國追求己身的安全,沒有滿意的邊界,所以會追求權力最大化,直到成為霸權國。所以,就算強調自己沒有意願爭霸是真心話,只要擔心對手會威脅自己的安全,仍然會不斷想法強化自己的實力,或是,想法利用機會來削弱敵手。

換言之,若疫情是一個機會,不利用疫情來削弱對手,就不夠資格稱霸。

密爾斯海默的理論對不對呢?這就要看您認為,以他提出的大前提來描述崛起中的中國,對自己的國家安全,是已經滿意了呢?還是,相反?

pic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s-vectors/background”>Background vector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a>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