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 烏凌翔
中國與印度,兩國士兵在邊界衝突的主要內容是、、、互擲石塊與推擠!演的是哪一齣啊?
兩個核子軍武大國,從六月中下旬開始演出邊界對峙的國際新聞連續劇,沒什麼高潮起伏,比不上川普主演的白宮人事鬥爭肥皂劇引人注目。終於,上週媒體報導「緊張關係加劇」,不知您看了那一段畫面沒有?連打群架都稱不上,倒像極了兩支橄欖球隊伍正在「鬥牛」,只是兩個「亂集團」人數很龐大,都超過2、30人,影片中顯示地上還真劃了一條線,就是傳說中的國界?「兩隊」奮力推擠,最後看到中方有人丟石頭,一名印度士兵被砸中倒地不起,同袍過來攙扶,卡!若是運動賽事,可說十分精彩,若說成軍事磨擦,未免太小兒科了。
結論是,兩國都沒真正想打仗。只是中、印兩國為什麼邊界會不清不楚呢?值得談談,然後就會明白,為什麼仗-至少一時-打不起來。
答案要從歷史脈絡中尋找 。印度大部份的地區在1858年前被稱為「蒙兀兒帝國」,「蒙兀兒」其實就是蒙古的譯音,是十四世紀下半葉中亞「帖木兒帝國」的後裔,1507年,他們被成吉思汗的大兒子朮赤在東歐建立的「金帳汗國」滅了,只好南下,逃到了印度德里,又建立了蒙兀兒王朝。知道「泰姬瑪哈陵」嗎?就是蒙兀兒王朝第五代君主為紀念難產而死的妃子所建,只是後世把他們都畫成膚色黝黑、高鼻深目的印度人,其實蒙兀兒王朝的統治階級是膚色較白的蒙古人。
1858年,蒙兀兒帝國衰敗了,帝國主義的英國人又來了,統一印度全境,收為大英帝國殖民地,女王是老闆,派一個總督來管理。直到1947年,二戰都打完了,前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民族自決」呼籲奏效了,第二波民主化浪潮下,印度與巴基斯坦才各自獨立;1971年,印度東北方的孟加拉也才獨立。換言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都是蒙兀兒帝國與英殖民地的繼承國,而這兩個前身,視當時的「藏區」為獨立的民族、甚至獨立的國家!
再看現代的共產中國,它是共產黨在內戰中,戰勝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後改名的國家,自認繼承了中華民國的全部國土,而孫中山革了滿洲人的命成功後,也對世界主張繼承了大清帝國的全部國主。問題是,清帝國與蒙古、西藏、新疆的關係,接近邦聯的關係,在清帝國罩不住的1949年前後,也紛紛想要脫離自立,這與「民族自決」的精神相符,也得到部份世界強權的支持。然而,威爾遜是理想主義者,他高喊的民族自決也是理想,敵不過國際現實主義的大國爭霸企圖。向東擴張三百年的俄國,以及在中東、中亞、印度殖民近百年的英國,都曾經是「八國聯軍」的成員,怎麼會輕易同意中華民國繼承衰敗大清帝國那麼大的國土呢?
獨立的印度,人口眾多,幅員遼濶,南亞是它的勢力範圍,它的東北角與藏區及新疆接壤,一旦有了大國爭霸-局域霸權-的想法,當然希望多爭得領土,1962年的中、印戰爭,就是如此思維下的產物。至於歷史上土地是誰的?不是重點,一百年前,這些爭議的地點,既沒現代定義的印度人、也沒炎黃子孫的中國人,但哪一個政府也不會依據考證,把土地讓給原住民獨立建國的。蔡英文總統向原住民致歉,算是很難得了,但是口惠實不至,原住民及其文化仍然只能在世大運開幕典禮秀一下。現在中、印軍人「打橄欖球」的區域,即爭議中的洞朗地區,其實在小國不丹境內,這跟「日、俄戰爭」在清帝國遼東半島進行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大國在爭霸,只是爭霸區域在它國。
為什麼1962結結實實打了一仗之後,現在才又起磨擦、卻又不會真打呢?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實力崛起了,開始擴張了,「一帶一路」對印度形成了合圍之勢-被美國圍堵了幾十年的中共,現在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它人」之身,印度當然不安。只是現在有金磚國家論壇、G20、APEC、、、等等那麼多平台可以談判,兩國又都是核子與軍事大國,打起來正好讓俄國、美國,甚至巴基斯坦漁翁得利,何必打呢?對峙只是為了累積未來的談判籌碼罷了。
所以,兩國士兵只好把槍收起來,打打橄欖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