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包正豪專欄作家

世界海洋日 讓海洋融入國民的生活

謝立功(海洋大學海洋法政學系教授)

包正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系主任)

台灣是海島,四面環海。自古以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台灣人向大海討生活,取用海洋資源,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海洋不是只有海鮮,台灣號稱「海洋立國」,而實際上,我們對海洋很不熟。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當台灣社會把焦點放在林飛帆結婚動用警力維安,以及賴清德等民進黨政治人物大談「親中愛台」之際,政府應該要頭腦清明地正視海洋治理問題,善盡國際社會成員責任,而不是在陸地上辦點「耍猴戲」的活動來搪塞而已。

提到世界海洋日,永續利用海洋資源,氣候變遷對海平面上升與酸化的影響,減少及活化海洋垃圾,不任意撿拾貝殼等口號,民眾都能朗朗上口。我國自2001年提出海洋政策白皮書後,歷任政府做了不少順應國際潮流的措施。如:設置海洋博物館,劃設海洋保護區與海洋生態公園,減少漁船數量,實施禁漁期,與民間團體共同推動永續生態認證等措施,期望對海洋資源實施有效管理。甚至積極推動海岸與海域的相關立法,積極處理對外海洋關係,讓我國的海洋治理能與國際接軌,都顯示政府以前瞻的作法,宣示海洋立國的決心。

不過近年來,許多政府施政反映在海洋日的活動,似乎被簡化為路跑,淨灘,寫生,展覽或海鮮品嚐等活動。彷彿對很多國民表示,參加這些活動就能夠呼應永續利用海洋的宗旨。

一個世界關注的議題,為何被簡化成如此,主要的原因在歷任政府依然沒有努力增加民眾的親海性,仍然以陸地的思維,作為永續利用海洋的施政核心。當國民無法接近海洋,海洋立國就流於口號。不只一位學生說過,站在臺灣的海邊,好像防波堤,消波塊,海鮮快炒店等才是主要景觀。而以海洋為主的學校,卻沒有屬於自己的港口;看看挪威的海上學校,學生一邊環球航行,又能一邊上課,好不羨慕。

或許我國要模仿挪威的海上學校,有體制的顧慮,但至少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提升國民親近海洋的機會。不可否認,水泥結構是防範海浪侵蝕海岸的主要作法之一,但專家學者也不斷呼籲以生態的角度,以整合管理的方式,將人工設施與自然生態合一。

例如多利用防風林,珊瑚礁,水筆仔等自然生態,與人工結構共同維護海洋。這樣不但能夠讓海岸生態多樣化,民眾能親近海洋,更能落實這些年政府推動海洋立國的理念。

無論政黨如何輪替,政府的海洋政策應該具有一致性與前瞻性,不能只單靠民眾的自發行為,還需要同步配合的建設計畫,並透過提高政府海洋施政的深度與廣度,改善國民與海洋接觸的關係,深化成為為後代保存自然資源的需求。否則,許多努力終將只是課本中宣導政績的隻字片語罷了。

年輕人是改變世代的力量,政府推動前瞻計畫之餘,是否能再考慮如何鼓勵年輕人走出戶外,更親近海洋,讓前瞻真的有前瞻性,不再流於無謂的口水爭辯。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1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2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2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2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 年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