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烏凌翔

「新南向政策」不如「草原之路」?

13 7 月 , 2016  

資深媒體人   烏凌翔

「草原之路」是蒙古國在2014年提出的國家發展策略,你如果誤會成是旅行社的主題旅遊名稱,也不奇怪,因為名稱既簡單又浪漫,但其意義卻很嚴肅,與台灣官方提出的「新南向政策」類似,都是指導國家經濟發展方向的大原則。

「新南向政策」的討論很多,贊成派指責反對派是唱衰台灣,反對派罵贊成派是政治詐騙,未免都失之理盲。無論贊成與反對,都應該提出論據,本文介紹一下蒙古的「草原之路」,也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借鏡。

蒙古提出「草原之路」,明顯是為了契合了中共的「一帶一路」,時間在前年八月習近平、九月普亭先後訪問烏蘭巴托之後兩個月,內容則因蒙古地處中、俄兩國之間,而提出以建設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線,電信與鐵、公路交通路線為主;簡而言之,就是希望賺取中、俄貿易的過路財。概念上很簡單,但只是喊喊口號可不成。

蒙古總統 Elbegdorj 卯足了勁兒,繼前年八月習近平、九月普亭單獨訪問烏蘭巴托之後,不僅回訪,還利用各種國際會議,不只一次與中、俄兩大領導人在各種場合會面,推銷他的「草原之路」,並要求各種協助-譬如上個月在烏茲別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會議」。在提高了蒙古國家的國際能見度之餘,也把Elbegdorj 個人的聲望推向高峰,使他在世界各地蒙古裔同胞中頗獲好評。

15、16 兩天,兩年一次的「亞歐會議」(Asia-Europe Meeting, ASEM)領導人會議將在國會大選剛剛結束的蒙古召開,Elbegdorj 利用這個機會,又邀請將與會的中共總理李克強提早到烏蘭巴托訪問兩天,讓產生不到一週的新任蒙古總理Erdenebat、執政黨-人民黨-領袖 Enkhbold 都能跟這個經濟發達的南邊大國領袖及早從今天(七月13日)開始建立關係。

中共雖然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僅僅15天,即與從「固有領土-外蒙古」獨立成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建交,但中國對蒙古的隱性「主權要求」,一直都讓蒙古國的人民與政府有如芒刺在背。但是地緣位置就這麼近,兩國邊界線又長達近4,700公里,躲也躲不掉,搬也搬不走,以小事大,必需非常謹慎又有智慧,再加上耐心;國家安全固然重要,民生經濟發展也不能唯民族主義掛帥。這是蒙古提出「草原之路」與中國「一帶一路」對接的背景。

 

再看看 ASEM,蒙古可不是原始會員國。這個國際組織的誕生,是冷戰結束後-1994年10月-由新加坡所倡議,應該是回應歐盟同年7月提出的「邁向新亞洲策略」(Towards a New Asia Strategy)。ASEM成員有歐盟與俄國、東協、中國與日本,卻沒有美國參與,頗有一點歐盟國家與亞洲國家、不按單極霸主-美國-所安排的國際秩序、走出自己的路的味道。結果,東協利用這個場合,促成了「東協10+3」,即東協 10 國再加中、日、韓 3 國的合作;現在也成長到了超過 50 個會員國的規模。人口只有 300萬-還比不上中國一個地級市-的蒙古,不但今年擔任東道主,又利用這個機會,與中共總理舉行雙邊會議,進一步開拓它的「草原之路」。

台灣近年來政黨惡鬥造成經濟實力下滑,「新南向政策」正是為提振台灣經濟所開的藥方,但藥引子呢?如果無法參加各種國際組織,即使提出了正確的國家發展大戰略,找不到平台與他國討論如何合作,難道要一一敲門、洽談雙邊協議嗎?那實在很辛苦啊!

 

, , ,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