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 烏凌翔
大陸國台辦2月28日公佈「惠台31條」,3月16日蔡政府由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率四大部會回應「四大方向,八大策略」。《遠見雜誌》針對「惠台31條」的民調結果之一是:近半數民眾希望政府要「審慎因應」,嗯~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提出對策,是因為審慎、抑或別的原因?
陸委會在228休假日當天,就發表「以利益換取台灣的政治認同,是陸方整體對台政策一環」的回應,這是為了滿足記者的及時報導需求,內容當然四平八穩,顯示台灣對大陸的「陽謀」,十分清楚,但台灣的對策呢?沒提。行政院長賴清德後來又把「惠台」改為「對台」,也好,算是戰術層面的兩岸過招。一個重點是,中共這招,有效嗎?
在行政院統一口徑之前,衛福部曾表示:「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具有公務員身分的醫師均不得到對岸工作,所有人員要避免觸法」;教育部則是警告「大學專任教授以專案方式到大陸任教或參與重點研發計畫,均屬違法」。兩部會急著強調「不得」與「違法」,顯然這跳過政府,直接嘉惠台灣人民的「31條」,在兩部會官員眼中,很可能會有效,所以才形成了壓力。文化部似乎不屑,「31條之中有一半都是舊規定」,聽起來像是說給自己安心的,也顯示沒看清中共的宣傳手法。
確實,31條內容並非全是新措施,但整合成一個「大禮包」,選在228休假日,開一個中外記者會,不僅對台有擴大宣傳效果,對內,也有宣示決心的意義。一位大陸學者跟我說,以前大陸很多大學對於召募台灣青年學者去任教,並不積極,現在這麼一來,未來就可能「一個系所,擺一名台灣人吧」,以示配合中央。我一算,乖乖,大陸約700所高校,一校約30個系所,若所言屬實,台灣2萬名博士不都有頭路了?當然,沒這麼簡單,並非誰都想去。
選擇出國工作,等同於決定移民,每個人的考慮重點都不一樣。我們唸書的時代,有一句話叫「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很多同學拼著洗盤子,也要到新大陸去喝洋墨水,後來,台灣環境變好了,不出國的學子就變多了,甚至喝飽洋墨水的,有些也返台了。大陸也一樣,85年,我在美國唸書時,同校的中國留學生都想方設法要留在「大美帝國」,絕不回去,但現在大陸「海歸」成群,道理都相同,人才不是只看薪水單上那個單一數字,就能下決定的。
除了美國,還有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甚至香港,過去都是台灣人才可以自由前往的國度,跑去多少了?也沒多少啊,這是因為台灣的居住、工作環境、醫療體系、子女就學、治安、退休制度(這一項近來有大變化)、物價…對很多人才來說,仍然有吸引力。政治認同,只是因素之一。
另一個重點是,政治認同,會因為經濟因素而改變嗎?按中研院學者吳玉山的研究,認同是容易改變的。遠見雜誌在「惠台31」之前做的民調,也顯示台灣民眾對統獨、對中共的態度,近10年,有明顯的改變,這對中共的對台工作,是一種鼓舞,顯示戰略學者林中斌所言「買台灣比打台灣划算」還是中共對台大戰略的主軸。不過,這只是民調,到了選舉,是不是能化為選票,選出親中的候選人,中共也在觀察。按這個邏輯,年底九合一選舉之前,肯定還會有更多「對台」措施,而且應該也是繞過政府,直接嘉惠台灣人民。
那麼台灣的「政府」以後就沒角色了嗎?也未必。中共刻意繞過政府,直接訴諸老百姓,是它大戰略指導下的靈活手段:單邊決定把原來服貿協議中,原本要交換的都直接給了台灣人民,因為-如前文-它了解台灣玩的遊戲是選舉。但是我們拉長時間來看,兩岸問題,未來還是要政府出面談判,也許會領導很久的習主席,總不能跟2300萬人,一個一個談吧?換言之,他們是透過選民來給台灣民選的政府壓力-也許比透過美國華府更有效-逼台灣「當局」上談判桌;那時,政府還是有角色的。
馬政府時代把台灣「人口」減少視為國安問題,這回惠台31的焦點是對岸向台灣「人才」招手,應該更算是國安問題,但是憲法上負責大陸、外交、軍事的蔡總統,仍然不出聲,甚至行政院也只由副院長出面回應-也許是從規格上的對等考量,畢竟對岸只是國台辦出面。然而,我們更想知道,在「四大方向,八大策略」之上,有沒有一個應對中國的整體大戰略在指導?「維持現狀」?只能算口號,因為沒有戰術層的內容。
難道,台灣就只能等下回中共國台辦又開記者會宣佈些什麼,政府各部會再忙亂一陣嗎?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