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李佳容
2020年5月底,美國發生了黑人公民喬治·佛洛伊德,在逮捕的過程中,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制頸部在地長達近9分鐘,導致窒息而死。對於此種「歧視性執法」,引發美各主要城市群眾示威暴動。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表示,針對佛洛伊德之死的抗議,代表著「對數十年來未能改革警察執法和更廣泛的刑事司法制度的沮喪情緒」,更宣稱這種沮喪是「真實的、正當的」。
眾所週知,美國社會中的種族歧視,建國以來就存在,從未消弭。然而,目前美國各大城市的暴動,已經超出了僅僅是為佛洛伊德討回公道,許多華人商店,也莫名其妙遭到洗劫。網路流傳許多影片,拍攝到華人走在街道上,被無辜攻擊。更有華人經營的金飾店被洗劫後,全家還被追殺。
筆者在美國的朋友感嘆,大家都關注黑人被白人歧視,但人數較少的黃種人,不只被白種人歧視,也被「被歧視的人(黑人),再歧視」,然而這樣的現象,卻鮮少有媒體大幅報導,多數華人也只能自認倒楣。
幾年前,美國華裔NBA籃球明星林書豪,原本因只是板凳球員,得到機會上陣,卻表現十分優異,因此美國媒體還為其創造了「林來瘋」(Linsanity)這個新字。但是,美國最大的運動賽事報導頻道ESPN,竟然使用’Chink in the armor’(穿盔甲的中國佬)來形容林書豪表現。Chink這個字本意雖然有「裂縫」的意思,但美國社會約定俗成,通常是被拿來當俚語稱呼眼睛細長的東亞裔人,含有歧視的味道。
無論ESPN的這位主筆是出於玩笑,還是真的有意歧視,這種戲謔又帶歧視的語詞,經常出現在美國社會的對話中。可見美國社會的歧視問題,早已根深蒂固。
更值得注意的是,林書豪的籃球生涯沒有因為「林來瘋」而一帆風順。根深蒂固存在美國NBA職籃歧視黃種人的情況,讓林書豪吃足了苦頭。直到2019年林書豪轉往中國大陸職籃發展,NBA籃球場上的歧視問題,隨著林書豪的離開,逐漸被淡忘。
但在2020年4月,林書豪於臉書上發起慈善捐款,希望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盡一份心力,卻引來許多網友在他的臉書版上,跳針式地貼文指名:「武漢肺炎」,用意在暗諷林書豪不應該在新冠肺炎的發源地中國展開募捐。當然,堅持新冠肺炎就是武漢肺炎,隱含新冠肺炎是中國罪魁的指控。對林書豪的募捐義擧,明顯地是一種歧視性的發洩,更不是要理性地探討林書豪募捐的正當性。
日前,不幸因感染新冠肺炎病逝的台中白牌車司機家屬,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當接坊鄰居知道他們家有5人染疫時,他們家人出門時常常受到異樣眼光對待,甚至有媒體報導,連該名司機去看診的診所護士,也都受到異樣眼光的對待。
同樣地,新冠肺炎期間,臺鐵有一位員工疑似染疫,許多乘客竟然也對完全不相干的臺鐵員工進行言語歧視。可見,「歧視」的現象,不僅存在於美國社會,也發生在我們的社會,只是引發歧視的「媒介」不同而已。歧視是人類社會的通病啊!
所以政府應該正視歧視問題,把反歧視視為基本人權,做出更積極的作為。尤其對疫情流行時「歧視染病者」進行行政罰,甚至課以法律罰則,使歧視的反人權現象,不再發生!
以學校為例,教育部可以發文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鼓勵學校舉辦「反歧視染疫者」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透過情境模擬,設定班上某位同學感染新冠肺炎,讓同學討論大家如何在「保持安全距離」的下,協助該位同學及其家庭,渡過難關。
政府現在忙著防疫後的紓困及振興經濟,在野黨基於監督立場,可以發起「反歧視新(心)疫苗」活動,以「保持距離,不遠離;身體隔離,心不離」的口號,呼籲大家在防疫期間,不必過度渲染病毒的威力,也不能因害怕就歧視染疫者及其連帶關係人,善盡在野黨的職責。
一個國家社會存在著嚴重的歧視對立,必然埋下分裂紛亂的種子,要謀求政治穩定與社會安定,還是要從「教育人心」著手,這是執政黨最需要組成的另一支「國家隊」!
George Floyd, Linsanity, 新冠肺炎, 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