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事評論家 杜紫宸
這兩天看了二則新聞,頗有感慨。
一、行政院院會 8/13 通過主計處編列110(2021) 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草案,歲出2.16兆,歲入歲出短差1165億,尚須還債850億,故明年中央政府必須增加舉債1915億,另外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100億因應。
這2.16億中央政府歲出預算,尚不包括自動延續至2021年「前瞻基礎建設特别預算」1241億(全數舉債)及2020-2021期間防疫、紓困、振興,已3次編列逾1兆元的特别預算 (全數舉債?)
印象所及,近20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 (除少數年度編列,被美國政府訛詐的軍事採購特别預算、治水特别預算)從來沒有超過2兆元。
換言之,今年、明年,我們的中央政府,包括二個特别預算,年度歲出支用金額,都是歷年度的200 %。這個行政院長口袋碩大充裕,馬克馬克,想要什麽政績,便可有什麽政績,連不同黨的地方首長侯友宜、盧秀燕,都不得不卑躬屈膝、笑臉相迎。
二、財政部8/14宣布:109年個人綜合所得稅每人基本扣除額,較前一年增加 7000元,換言之,減税大禮包,everybody feels happy。德政呀!
先不論原因是否正當,一年花2年的錢,2年花4年的錢,支出與收入短差如何彌補?所從何來?個人學識能力有限,只能想到3個方法:
一、增加税收。(1)土地税是地方税,大幅調整公告地價便可增加税收,可是縣市長若想連任,他敢嗎?如果他二任即將期滿,還幹嘛去做壞人,讓下任坐收魚翁之利?
(2)增加營利事業所得税。全球疫情如此嚴重,許多企業眼巴巴等待紓困,那還有盈餘多繳税?
(3)提高營業稅税率,安倍10年3度調高營業税率,可咱們是民選總統制,誰敢拿消費者選票當賭注?你知道嗎?金融界到今天還在持續「享受」營業税減半呢!
(4)維持股市交易,增加證交税,没錯,現在産業慘淡、但股市熱絡,每天動輒交易2、3千億。可是與多數產業基本面完全悖離,泡沫終有破滅的一天。何況股市本質上就是一個專業及資訊極不對稱的賭場,說穿了,最終就是劫貧濟富。
二、積極出售市區國有精華土地,加速都市建設,富盈國庫。可是台灣人有個根深蒂固的思想:變賣家産的就是敗家子,又有那個政治人物願意去背負「敗家XX」的駡名?
請各位大大開個車,在台北中正區、大安區、中山區,路邊巷弄隨意遶上二圈,可以親見至少上百塊破落未整修的精華土地,基本上這些閒置多年的地主只有3:國有財產署、國防部、台北市政府。土地價值幾十兆,每年挑個10塊公平標售,預算赤字立減。
三、如同《亂世佳人》 最後一幕郝思嘉所言:「那就留到明天再說吧」。債留子孫。
(經同意取材自作者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350144170/posts/3374072055947766/?d=n
轉載時刪除原文最後一句「以上分析,若有謬誤遺漏,請不吝賜教,虛心學習」;標題為編輯所加)
pic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vectors/poster”>Poster vector created by macrovector – www.freepik.com</a>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