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安、楊斯涵、陳昱安、侯立藩
中國大陸於本週一(6/28)盛大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紀念日,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及眾多現任與退休的黨領導和幹部都參與了此次中共建黨百年的紀念活動。由此可見,對於習近平乃至整個中共而言,建黨百年可說是具備著歷史性和政治性的象徵。
回顧歷史,1917年共產主義(communism)在共產國際(Communist International)的推動下進入當時中國人的視野,並迅速獲得以陳獨秀為首的新文化運動中一批知識份子的青睞。中共於1921年7月在上海成立,建黨之初為躲避國民政府的查緝,便以秘密集會的方式生存。1923年中國國民黨為了反抗當時的北洋政府及推動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護法運動」,開始與中共展開第一次國共合作,中共當中的許多人甚至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在國父孫中山先生去世之後,時任國民黨領導人的蔣介石因擔心國民黨左派及共產黨坐大而開始反共,並於1927年4月於上海展開了清黨運動,促使了中共積極建立武裝部隊以抗衡國民黨。
中國共產黨因國民政府忙於對日抗戰的機會而得以壯大,也間接導致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居於下風。中國國民黨由於在抗日戰爭中的巨大損失與疲憊,接連在幾場重要戰役中敗北,最終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10月於北平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中國大陸唯一且實質的執政黨至今。
然而中共建政後約三十年,中國大陸並不平靜,各種政治運動接二連三展開。1950年中共展開殘酷的土地改革及鎮壓反革命運動,加上毛澤東為響應蘇聯號召參與抗美援朝,造成「中國人民志願軍」死傷慘重。隨後1958年的大躍進導致了中國大陸全範圍的大饑荒,一般認為約有三千萬名中國大陸百姓這場飢荒中餓死。1966年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為了強化因發動大躍進失敗而遭削弱的領導權,發起了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華夏文明上千年的禮教、文化、傳統幾乎毀於一旦。
直到1978年鄧小平等領導人推動的改革開放才讓長期以來經濟停滯、民不聊生的中國大陸迎來一線曙光。鄧小平不僅推動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也放寬對民營企業的限制,此後,越來越多海外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在江澤民和胡錦濤等繼任中共領導人的帶領下,中國大陸的經濟自改革開放後穩定的成長與發展。習近平上任之後,一改前任領導人溫和的作風,積極打擊貪腐,但許多專家學者指出,這種「打貪行為」是選擇性的,主要是習近平為鞏固政治地位而藉由運動式的反腐來剷除異己。事實上,習近平的作法儼然透露出其在中共黨內內遇到的權力鬥爭問題,而「反貪腐」乃至修憲延長任期等政策,都是為了確保他能在共產黨內手握實權。
此外,習近平也積極藉著團結全中國大陸人民的理由來進行「大內宣」。習近平不只一次宣示將領導中國大陸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用意不僅是透過建立中國大陸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來激發對中共的忠誠,同時也是對外宣示中共的野心,以及對外顯示出中國大陸的政治及經濟實力。
習近平不僅藉著「中國夢」對內宣傳,對外更是透過一帶一路的政策積極擴張,欲取得外國盟友和西方大國的好感。然而伴隨中國大陸的強勢崛起,中共的不公開、不透明的統治方式已經引起了各國的非議和不滿。川普政府時期延續至今的中美貿易戰以及2019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加深了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的隔閡。
隨著美歐高峰會的落幕,世界各國都會更齊心協力的來對抗中國大陸在經濟、疫情、人權等領域所產生的挑戰。中國大陸方面的反應則可透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前幾天所發出的指示了解:他要求各級領導「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及「講好中國故事」。
過去中共也曾經不斷強調「講好中國故事」,但這種作法沒有讓中國大陸成功取得西方國家的信任及尊重,於是中共變得惱羞成怒,在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也展開「戰狼外交」,針對西方對中國大陸的批評以「大聲叫罵」的方式強烈回擊。不過事實上,中共這套「戰狼外交」不只是用來回應西方對中國大陸的批評,它更多時候是用來展現給中國大陸內部的民眾看,讓他們知道維護中國大陸的尊嚴,藉以顯示當今的中國大陸已非「東亞病夫」。
只是中共這種惡劣的態度造成西方國家更強烈的反彈,西方諸國開始討論要如何箝制中共的霸道及遏制其不斷對外擴張的野心。因此,習近平才會在最近下達「可愛外交」的指示,希望打造一個全新的對外形象。可愛外交是中國大陸政府對自身外交政策的一種修正,顯示出席境平已經意識到中共政府在外交上的不利處境。但究竟這招是否能奏效,能成功取得西方國家的信任及尊重,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共不會因此改變它在一些核心問題上的基本立場。
曾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不要懷疑共產黨收復台灣的決心以及台灣人民追逐自由與民主的決心」,隨著中共勢力的強盛與擴張,它對於收復台灣越來越有信心,也越來越沒耐心眼見台灣問題一天天被拖延下去。由於中共急於完成「國家統一」,加上台灣對中共的統一方案毫無興趣,而使台海被部分中國大陸事務的觀察家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
台灣卓越的地理位置讓使得中共對台的任何作為都可能對世界局勢牽一髮動全身。然而自二戰後,追求和平、穩定的國際關係及區域和平穩定,一直是世界各個國家與地區致力的目標,因此維繫台海和平,當然也是目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的重要目標。事實上,海峽兩岸的政府都應找到雙方可接受的政治基礎、以便展開對話及溝通,並壓制雙方各自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民粹思維。不過這一切說來容易做來難,如何盡力維持台海穩定,讓雙方不致於插槍走火,挑戰著雙方領導人的智慧。
(照片:中共百年紀念活動;來源:端傳媒)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